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5篇
法律   218篇
中国共产党   430篇
中国政治   970篇
政治理论   319篇
综合类   5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在全社会进行法治文化的培育,在构建法治之"形"的同时培育法治之"神"。法治文化作为社会法治的精神内核,强调法律制度的人文价值,强调社会秩序的制度建构,强调社会道德的最低限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特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克服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的限制,夯实文化根基,突出本土特色,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2.
83.
《学理论》2016,(1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和引导人的方式来"美化"人的生存状态、"美化"人的思想观念、"美化"人的行为规范。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审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通过审美体验来感知、感觉、感受所要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的建构路径在于: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研究;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主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结构。  相似文献   
84.
审美文化史的叙述介乎审美意识史与美学思想史之间,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审美文化现象上,而是要寻绎其背后的深层理念,包括理论、思想、逻辑、观念等。它们作为统合力和助推力,贯穿于中国审美文化史之始终。因此只有在深层理念上有所更新、有所突破,中国审美文化史叙述的创新开拓才是可能的。今天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要取得进展,应将以往被忽略但意义重大的细部作为研究重点,并在写作路径、框架和体例等表象形态的设计上有所体现。在中国语境和汉语系统中,对于"文化"概念的重新理解,为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参照,也为其叙述方法开启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亚太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亚太地区有近4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隐患。城市化致使城市内的天然水文、水力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城区洪水观测资料表明,城市洪峰流量比天然江河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对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建筑物繁多的市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加之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使城市孕灾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防洪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86.
宋代以来园林艺术发展勃兴,园林融入诗话之情趣比前代更为自觉,士人更注重于园林意境的创造.所以说,山水诗话与山水园林相互渗透到宋正式确立.“庭院”作为园林艺术关键一环,宋清时频频出现于诗文中,以程垓《摸鱼儿》及王琼瑶《次韵早秋杂兴》之比较为例,可窥见园林艺术之发展牵引着文人士流对于园林审美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87.
在以生存为目的的社会中,人们背离了精致深刻的审美追求和意趣,审美的目的也早已不再是陶冶情趣、涤荡灵魂,而主要是宣泄自身的种种压力与压抑的情感,因而审美成了一味地追求官能的刺激和娱乐。审美的这种嬗变无论从主体性还是客体性的角度都与以往完全不同,与之相对应,播音主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8.
毛泽东的《讲话》,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今天,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建设为基点,结合我国近现代文艺发展史重温《讲话》,会感到这一论述依然是正确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89.
文章认为转型期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美丽中国的审美自信内生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群体和个体初步形成追求、体验、共享自然大美的时尚。  相似文献   
90.
执壶天地     
高古瓷中的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偏提、壶。执壶壶身的造型及口、盖、系、流、柄的变化,体现着各个王朝不同的审美情趣,标志着该执壶的烧造年代,是古陶瓷中执壶断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