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33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岑溪市在水汶镇石村发现了一座梁家围屋。它被当地人称为碉楼,属清末民初建筑,是岑溪市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围屋型建筑。  相似文献   
372.
近二三十年来,台湾岛内持续兴起了一场“客家运动”。这场运动由小而大,由弱变强,日渐火炽,对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台湾学术界很早就有人关注这场运动,并从运动、族群、政治、语言等多方面为基点展开论述,甚至还出现专门探讨这场运动的博士论文^①。但在大陆学界,至今尚未见有专文论述。因此,本文试图就这场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与表现、思想政治倾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深入了解台湾的政治和历史、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73.
苗族民居     
邰磊 《人大论坛》2006,(10):46-47
在山清水秀的黔东南苗岭主峰雷公山和月亮山间行走,除了领略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感受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外,触目最多、印象最深的是大地上挺立的苗族民居了,这里的苗族民居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呆脚楼,造型独特,朴实典雅,尤其以雷公山麓至清水江畔一带的苗寨最为典型,是苗岭旅行不可忘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74.
林程吉 《传承》2010,(15):104-105
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典型建筑,它的形成具有当时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为原因。介绍客家围屋的分布状况,阐述客家围屋的基本特征有:鲜明的防御性和高度的聚居性。分析形成赣南客家围屋的史地背景,主要有:险恶的自然环境、连年不断的战火和剧烈的移民浪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客家围屋是融合中原文化和自身特有风格的历史自然综合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5.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处岭南的客家围屋,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地域特质,是古老农耕文明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为何迟迟未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76.
非洲岛国毛里求斯有华侨华人近四万,占毛国总人口的3%。其中,老华侨华人三万多,广东梅县地区客家人约占90%,大多已入毛国籍。客家华人在毛国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享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毛岛客家人非常重视子弟的传统教育和传承发展客家文化,他们与当地其他族群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繁荣、丰富毛国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377.
本文以梅州地区客家山歌为研究对象,对山歌的演唱形式、押韵规律、修辞手法的应用、发展现状及政府部门采取的振兴措施等进行了简单论述,以期让读者对客家山歌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78.
《福建理论学习》2008,(9):50-50
长汀一中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长汀风景名胜区卧龙山南麓,校园面积约143亩,环境优美,古木参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数百年弦歌不绝,不易其址,前身为龙山书院(建于1681年),新学创办于1904年,办学百年来,秉承历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历经土地革命的洗礼、厦门大学内迁的润泽,  相似文献   
379.
金禹彤 《世纪桥》2008,(12):146-146
朝鲜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其先民在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以民族集体智慧创造了适合民族生活与发展的民居建筑形式,其不仅为朝鲜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休憩与生存空间,同时还体现出独特的芙学风格和特点,蕴含着朝鲜民族特有的美学观念和民族气质。  相似文献   
380.
监狱建筑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行刑效益的不同追求,反映了监狱管理者不同的治狱思想。监狱的缘起与演变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无论是以前的荆藤结构、土石结构、砖木结构,还是现代的监狱建筑,都打上了各自时代的烙印,都深受当时民居风格的影响,都是以获取最大限度和最高效能的监控为基本的追求目标,都是通过监狱建筑本身营造行刑氛围,落实不同时期行刑目的的。历朝历代的监狱外部构造和辅助设施,都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