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33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统计,现在全球客家人约有1.2亿,分布于五大洲93个国家、地区。客家民系传载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也蕴藏无限商机,在闽西北做大做强“客家文化中心”品牌,把千年厚瞧的客家文化转化为我省优结构、扩消费、促就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支柱,  相似文献   
42.
叶国斌 《政协天地》2014,(12):46-46
江天德,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江大师"、"江天师"。他是清流县政协常委、清流县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痴迷客家文化。他勤于笔耕,先后出版过散文集《乡关》、《乡韵》和长篇小说集《乡野》。他的散文作品《怀念母亲》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选入《收获灵感与感动》一书;《茶树·茶籽·茶油》荣获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相似文献   
43.
梅宏 《党史文苑》2007,(1):79-80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人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4.
黑井古镇历史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庆 《思想战线》2002,28(2):49-52
黑井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盐乡” ,明代设有专司盐务的“提举司” ,官员、灶户、商贾云集 ,马铃声声 ,黑井一度成为滇中繁华的“陆上码头”。明清时期 ,其财政赋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百年过去了 ,黑井文化却得以保存 ,至今仍充满魅力。近年来 ,旅游业的发展和假日经济的兴起 ,给古镇的振兴带来了机遇 ,保护与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5.
枫叶正红的深秋时节,我怀着对木活字印刷术的浓厚兴趣,走访了客家祖地宁化现存的几家活态作坊。对宁化活态地保存着我国珍贵濒危的木活字印刷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感触颇多,收获匪浅。  相似文献   
46.
"现在,我们在新村建了新房,搬进了新家,不但大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古村落也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已住进新房的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村民吴载春高兴地说。培田古民居建筑群,坐落在连城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下,与土楼一道形成客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其建筑之精美、保护之完好、文化底蕴之深厚,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乏人问津  相似文献   
47.
"解决了住房问题,咱庄稼人心里就踏实了。"寒冬时节,广河县买家巷镇李家寺村支部书记在走访特困户过冬情况时说:"2009年村里最大的喜事就是特困群众的危房改造,住房最困难的23户特困户都住上了新房。"秦风礼是原村支部书记,子女都不在身边,  相似文献   
48.
涂光禄 《当代贵州》2012,(21):34-35
"凤髻玉簪长衣大袖依旧明时模样,乡歌俚语古道热肠不改江左风流。"这幅对联,写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安顺屯堡人。今天的屯堡人,主要聚居在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交界处的七眼桥、大西桥、旧州、双堡、东屯、刘官、天龙等乡镇。他们的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古老的文化习俗,其语音也有别于周边的汉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屯堡文化现象。从"调北征南"到贵州建省"屯堡"一词,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送水陆御史韩侍御归所治序》记载:"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  相似文献   
49.
《小康》2011,(6):68
汶川地震三周年,怀念那些逝去的人们最好的方式,是告诉他们,这三年来活着的人们做了什么。在彭州市白鹿镇、在广元县青川镇,最有特色的民居,最安全的学校,最现代的医院都在告诉我们,这里已经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50.
阿森 《新湘评论》2012,(3):39-41
"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随着这首淳美质朴的湘西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儿宋祖英唱响大江南北,湘西吊脚楼便深深映入了熟悉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们的脑海里。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土家、苗、汉等民族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尤以土家山寨中最为常见。今天,行走在凤凰县城沱江两岸,凝望着那屹立在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