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20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2篇
法律   2180篇
中国共产党   816篇
中国政治   1688篇
政治理论   456篇
综合类   103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法人》2005,(11):14-20
今年是《招标投标法》颁布5周年。《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投资体制改革.对规范市场秩序,节约项目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招投标同时又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招投标既是遏制腐败的重要措施,但又容易引发集中腐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招投标的制度缺失和监管缺失,毫无疑问法律的健全和有效的施行是保证招投标良性发展的防火墙。鉴于此.10月22日,《法人》杂志社、北京律师协会招投标委员会在法制日报社联合举办招投标监管问题法律论坛,旨在通过本次论坛,促进招投标领域的健康发展。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北京市各律师所的律师参加。  相似文献   
102.
行政立法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指责,但在世界各国的法制实践中它又大行其道,蓬勃发展.人们一方面质疑甚至指责行政立法威胁着宪政民主的基本价值和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古典宪政分权理论,怀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主张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行政立法的危险和隐患是可以避免的,甚或是由于对行政立法的不当使用引发的.事实上,行政立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完善行政立法监控制度,避免其所具有的潜在危险以及对其的误用和滥用.  相似文献   
103.
要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离不开建立健全土地整理的法律制度.土地整理法定化主要源于土地整理本身的发展结果与国家法治两大原因,而进行土地整理法定化,必须满足一定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理论条件.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法律制度,尚需正确认识其应有的法律价值,即公平、秩序、安全、自由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104.
全球秩序的转型并未遵从线性因果的单向逻辑,而是纷繁因素动态交互的迭代结果。其中,以全球化为代表的演化场境为全球秩序提供了外部环境,以全球治理制度为代表的制度维系了全球秩序的稳定结构,以网络技术、全球社会运动、国内政治、新兴国家、全球危机为代表的创新生境成为推动全球秩序转型的关键。此外,全球秩序由于其较强的秩序性和目的性特征,它并不仅仅受制于全球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基于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的紧密关系,本文提出以能动性全球治理加速构建新的全球秩序的三条路径,即通过重视过去被回避的权力要素、增强多元主体的关系协调以及实现治理思路的创新,发挥全球治理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对全球秩序的保障与维护。  相似文献   
105.
106.
李欣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6):82-103
作为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构建海疆经略体系的顶峰,清朝将“天下”安全思想运用到海疆经略具体实践之中,对包括内洋、外洋、大洋和海上周边关系在内的多重要素进行总体考量,建立起较为成型、完备的海疆安全治理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是按照内洋、外洋和大洋三部进行海域管理。对内洋和外洋,通过行政建制和水师巡查,实现日常的、具体的海上管辖;对于大洋,则将陆地边疆治理中的“以不治治之”原则应用到海上。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各地水师开展海上巡视、缉盗、护送、救助等任务,有效维护了东亚海上的安全秩序。三是以宗藩制度经营与周边海上藩属国之间的政治、安全关系,实现了东亚海上的长期和平与稳定。晚清政府以主权原则强化对海岛、海域的管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立约保藩”的外部层面却遭遇失败。探讨清代海疆安全体系构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推动构建周边海上安全秩序,具有历史中国观、总体安全观和国家主体观三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7.
<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125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应当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的,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直接予以判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3款又规定:"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是说,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成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由审理该案的审判组织直接以判决的形式追究其刑事责任。显然,上述规定突破了传统的控辩对抗、法庭居中裁判的三角结构模式,底蕴着一种新  相似文献   
108.
孟大虎 《求实》2004,(8):52-55
改革的思想源泉体现为严格平行的两条路径 :自发秩序原则与强制变迁原则。两条路径为什么分别被不同的国家所采用 ,内部的制度规范有什么差异 ,会对改革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通过对现有的改革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能充分激励各方参与人改革热情的方式应当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109.
信用是一切制度和规则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是良好秩序的必要前提,是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立足点.但目前在我国,低劣的信用状况和脆弱的信用关系已造成社会性的信用危机,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信用危机.重建信用体系,已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110.
全球化中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矛盾是:信息富有与信息贫穷的矛盾以及话语霸权与话语丧失的矛盾.要消除信息贫穷和信息富有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加速本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应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援助.要解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的英语国家和其它非英语国家之间存在的话语霸权与话语丧失的矛盾,也要求世界各国在话语权利方面达成基本共识,倡导不同文化的对话与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