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3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55篇
工人农民   105篇
世界政治   4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1篇
法律   5512篇
中国共产党   4205篇
中国政治   6221篇
政治理论   1496篇
综合类   307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702篇
  2011年   1573篇
  2010年   1467篇
  2009年   1600篇
  2008年   1887篇
  2007年   1507篇
  2006年   1384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1353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邓友梅的《在悬崖上》是百花时期的一篇“写人情”的小说,作品反映了第三者介入后浪子回头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在情感的视角下观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指出其在妻子和加丽亚两异性的情感旋涡中打转的悲剧性,进而揭示其人生悲剧的总根源在爱情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6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6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64.
“执政为民”是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学习“七一”讲话,深感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清晰而又坚定。从十六大闭幕至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向全体中国人民展示了新的执政风采。  相似文献   
65.
浅议经济法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理念"和"法的理念"的内涵,得到经济法理念含义的概括:经济法的理念就是制定实施经济法所期望达到的社会效应或者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理念并非只存在于主观世界中,所以经济法理念必然与时代息息相关,通过与民法的比较,笔者发现近代出现的经济法的意义在于它的实质正义,即保护弱者达到结果上的公正,而这也正是经济法独立存在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6.
设立宪法法院负责宪法监督工作是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方案。除在中央设立宪法法院外,可在地方设立巡回宪法法院。宪法法院应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为保证宪法法院有效行使其宪法监督职能,必须赋予其事前审查权、宪法解释权等职权。宪法监督程序须由相应的主体提起。  相似文献   
67.
李胜新 《创造》2006,(9):52-53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  相似文献   
68.
69.
论宪政意识及宪法权威的树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定宪法并使之成为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指导各国法制建设的共同理念。但有宪法并不等于有宪政。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必须依宪法治国,提高宪政意识和树立宪法权威。而要提高宪政意识及树立宪法权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书面,应当切实建立必要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0.
怒江建坝之争所反映的首先已经不是发展与环保的矛盾,而是地方政府和大公司的短期利益与国家和民众的长久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