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08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至皖南事变期间 ,国共两党的关系较之于抗战初期有了复杂的变化。如何较为客观地评价国共两党在这段时期的关系 ?这对正确把握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和总结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教训均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 ,携手合作 ,共赴国难 ,从主流方面看 ,两党的关系是良好的。 1 93 8年 1 0月 ,广州、武汉相继失守 ,日军侵略势头暂时减弱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 93 9年 1月下旬国民党在陪都重庆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改变以前联共抗日和限共防共溶共的两面政策为联共抗日和限共防共…  相似文献   
32.
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军事阴谋,是日军为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人为制造的导火索,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而引发。为永久纪念这次几近"完美"的战争阴谋,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事件的爆破地点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座碑,此碑浸透了侵略者的残暴和嚣张,成为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侵略中国的铁证。  相似文献   
33.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制造的一次大规模的局部内战,它严重破坏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业,但这次事件却遭到美国的反对.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对美外交,以化解裂痕,围绕这一事件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国民政府对美外交和事件的解决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4.
近期,由李幼斌,萨日娜主演的电视剧《中国地》向公众亮相。《中国地》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九一八”事变后,辽宁省朝阳市清风岭地区一个叫“赵老嘎”的汉子,带领全家、全村以及后来投奔而来的人民,浴血奋战,固守清风岭坚持14年之久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故事。其中“赵老嘎”的原型是辽宁朝阳抗日英雄王老凿,  相似文献   
35.
安法孝(1914.2—1996.5),1933年经彭涛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先后在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抗战时期的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西北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南下入川,先后担任川西行署副秘书长、民政厅副厅长、四川省人事厅厅长、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36.
皖南事变发生后,事变的制造者--国民党就如何处理此次事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除了诸多的国内因素外,当时的国际因素也对国民党有着很大的影响.事变发生后,苏美英三国从世界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或各自的利益出发,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对国民党蒋介石施加压力,海外华侨则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在舆论上对国民党施加压力,而此时日本在正面战场对国民党的进攻,则使蒋介石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从而促使国民党尽快的解决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37.
[讲述人]徐由辛(1913-2009),广东省丰顺县人,十九路军秘书长徐名鸿的族侄,曾在十九路军总指挥部任副官.1932年夏随军到福建,1934年初"福建事变"失败,因伤残回广东蛰居.新中国成立后,寓居广州.  相似文献   
38.
<正>近年来,正镶白旗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察哈尔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实施"民族文化强旗"战略和"精品"战略,集中优势,汇聚全旗力量把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努力提高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不断开创建设民族文化强旗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9.
霍新宾 《求索》2010,(3):206-209
以市民社会理论来分析商团事变的学者,因受国家与社会对立一元论研究取向的影响,通常着意于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社会”同孙中山政府对抗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其内部的差异性,即商人回应商团事变的心态层面的复杂性,而这种差异性、复杂性往往是“市民社会”能否最终形成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在广州商人应对商团事变的价值取向中,生命权与财产权始终是第一位的,其“参与政治”主要是为了能否更好地推动这两大目标的实现,但远未“膨胀”至建立“商人政府”的程度。就此而言,“在商言商”的传统理念在国民革命初期广州商人的“政治参与”中仍居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40.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他积极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抗战,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树立了一位杰出民主人士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