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1018篇
中国共产党   1309篇
中国政治   2154篇
政治理论   847篇
综合类   116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92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伦常日用、务实求真的世俗色彩,兼容并收、融合扬弃的思想体系,注重修身、追求心性的内在修养。古代西方伦理文化的特色是突出道德及精神生活价值,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中西古代伦理文化既有共同点,也有相异处。认真研究其基本特点及异同,对于建构、完善当代世界伦理文化新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云 《理论学刊》2003,(6):129-132
在战国末期学术融合尤其是儒法融合的影响下 ,儒家伦理思想于秦汉之际历经了一次深刻的历史变化。新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社会道德受到特别的强调 ,其约束性逐渐超越舆论的层面而走向了法律化 ,这造成了传统法律在审美意识、制度建设、司法实践等方面伦理道德化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探讨了信息全球化趋势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指出我国的信息安全所潜在的危机,从而引出了网络时代最严峻的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引发信息战争,在这种新型的战争面前,应引起我们的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994.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其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伦理发展的不平衡是其根本原因。只有加强计算机伦理建设,才能有效规范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995.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青睐一些外向型学生,因为他们活泼开朗,易于交流,而常常忽略了另外一个群体——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不愿主动和同学们、老师交流,常常一个人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过于简单和盲目,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闭,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学生也不是一个模子里制出来的商品。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都需要精心培育,才能构画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待内向型学生,我们更应该深入他们的心灵,为此,我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也取得了一些收获,这里略作表述。  相似文献   
996.
朱书刚 《理论月刊》2002,(10):68-69
本文认为,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内核的环境-生态伦理价值观与代际-代内伦理价值观与普世伦理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尽管在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文化伦理价值冲突,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交往规则的趋同化,普世伦理应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97.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随着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出现 ,给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广大乡镇干部必须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好涉农问题。做好乡镇工作必须尊重农民 ,必须服务农民、引导好农民。  相似文献   
998.
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严辨老庄道家之学与金丹道教的方法立场,在当时三教同归的合流思想下,主张与老庄道家之学相融并存,而对明末道教主流道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则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视之为非主流宗教类型。面对道教指责佛教只修性不修命的批评,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佛教心性一元论的基本立场,特别针对全真道所主张的性命双修的丹道炼养工夫展开了思想论辩,阐述了佛教“性本论”的性命不二与道教“气本论”的性命二分之间的义理差异,进而辨析佛教明心见性与道教修身炼性之间的工夫论差异,致使晚明全真丹道趋归仙佛合宗同修共证的思想融通。晚明佛道之辨的现实效应,同时也使晚明佛教吸收道教修命传统的《功过格》形式,加以佛教化的改造,通过“唯心立命”,强调佛教心性智慧与因果信仰相结合,一并落归于现实世间的劝善教化,参与共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对后世民众的佛教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新年伊始,《人民政协报》(2002年1月10日)发表大块文章,题为《问诊中国医疗:医疗纠纷依然无药可医?》十分警醒尖锐地提出了如何应对医患纠纷激增引致恶性事件频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社会主义行政道德本质上而言是民主道德。其建设包括以行政道德的法制化为特征的制度伦理建设;以民主的道德化为内容的道德规范建设;以民主道德的社会化为途径的舆论建设。这三方面相互作用、互相统一,共同构成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建设的基本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民主道德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