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7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5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篇
法律   793篇
中国共产党   9384篇
中国政治   2978篇
政治理论   1030篇
综合类   14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1326篇
  2013年   1690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825篇
  2010年   1566篇
  2009年   1534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951篇
  2006年   895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视角,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制度。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42.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斗争的一面,甚至认为毛泽东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其实,在斗争的背后,毛泽东所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毛泽东终其一生力求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一个生活富裕、人人平等、人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进行了工读新村、根据地、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等建设和实践,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和谐社会建设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243.
周杰 《理论学刊》2007,(1):22-2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就出访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动,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访问取得了巨大成功。中苏双方共同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一边倒”和“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成功实践。通过缔结条约,把中苏关系从法律上固定下来,为新中国的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4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反对党八股》是研究毛泽东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史料,不仅是证明毛泽东思想科学性与真理性的典范,而且对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增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优势都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5.
杨永康 《岭南学刊》2007,3(6):76-80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从毛泽东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探索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他自己视野中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观。迈斯纳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既有其合理之处又有其局限性。迈斯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研究陷入困惑的原因主要有理论、社会、文化和方法论四大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6.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巨变。这一时期,由于中国革命形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动,有的人对于革命胜利后民主党派的存废问题和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产生了不同甚至错误认识,使得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关系面临了重大考验。为应对多党合作中的新情况,毛泽东指明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发展前途、阐述了多党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原则、分析了不同形势下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探索了多党合作的实现形式,并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47.
248.
毛泽东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在每个时期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况变化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作用转变而演变开来的.本文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以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分割点,将毛泽东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演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49.
重庆谈判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学术界对毛泽东在其中的非凡表现研究颇多,但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政治视域。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审视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中的心理活动和言谈举止,同样可以领略到其作为伟人的别样风采。毛泽东非常成功地将一些公关原理和公关技巧运用于政治谈判斗争,既向国统区和世界人民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政治主张,又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使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内战即将爆发之际赢得了更加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0.
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民群众观是统一的,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在于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统一起来并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邓小平的人民群众观主要体现在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肯定知识分子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江泽民从党群关系角度肯定人民群众的的历史主体地位,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进行了扩大,肯定新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