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175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3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3篇
法律   1153篇
中国共产党   6628篇
中国政治   12004篇
政治理论   1256篇
综合类   278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2084篇
  2013年   2026篇
  2012年   1954篇
  2011年   2373篇
  2010年   2128篇
  2009年   2163篇
  2008年   2082篇
  2007年   1540篇
  2006年   1380篇
  2005年   1238篇
  2004年   974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民族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发展与世界的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不仅使中国企业在东盟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更为具有区位优势的西南民族地区提供了发展外贸的巨大机遇。通过对贵州—东盟外贸案例的分析,证明这种机遇是现实的,且具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相似文献   
922.
岷江上游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与民族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伴随不同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一般从政治、经济、战争、饥荒等角度加以解释,而环境因素的作用一直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以岷江上游多民族分布地区为例,分别论述岷江上游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和民族迁移的历史,并由此探讨环境变迁与民族迁移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环境变迁对岷江上游地区民族迁入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干旱寒冷气候的变化迫使当地民族向气候适宜地区迁移,另一方面是由于气候的突变引起的洪涝灾害以及资源缺乏等使农业生产力降低,从而促使社会动乱并导致民族迁移。  相似文献   
923.
任何文化资源的价值都是解读出来的,是不同的人对之加以不同的介入、选择、改造、重构的结果。本文以贵州著名的历史与民族文化事实为例,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924.
夜郎文化与民族考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在考古研究中关于夜郎文化的不同认识以及民族考古在探索夜郎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民族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发展民族经济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民族经济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突破性贡献,对于指导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以及当前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讲话.这些讲话精神与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提出的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向前进的统一战线任务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27.
库恩有关科学发展的理论分为五个阶段:前范式阶段;范式的出现;范式完全被接受为“常规科学”;式中出现反常、例外,研究兴趣的下降;范式的瓦解,向新的范式转向。当一个范式瓦解,新的范式又会开始同样的循环过程。借助库恩的科学的发展理论来理解跨文化传播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跨文化传播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到七八十年代的蓬勃发展,也经历了上述科学发展的前几个阶段。要使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原则规律具有普遍性,从而达到成熟科学的第四阶段似乎目前还很难。当前在中国大陆逐渐发展起来的跨文化新闻传播正遵循跨文化传播学研究中的三种研究传统:民族志、民族中心主义和公平三种研究传统。但跨文化新闻传播要达到成熟科学的第三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作支撑。  相似文献   
928.
1936年全国救国会运动崛起于民族存亡最紧迫的时刻。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成为了全国民众和各党派所公认的救亡运动的领袖。他们的联合阵线的主张,首倡“无色彩”的原则和宽容精神,为广大爱国民众和仍在内争之中的各党各派中的爱国力量所赞同,从而为大敌当前的民族和解带来了新希望,为实现“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抗战,立下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929.
儒学化叙述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表达方式,是儒家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辽、西夏、金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他们留下了丰富的传世文献资料与民族古文字文献,其中存在大量的儒学化叙述。通过分析这些材料,可以发现儒学化叙述总是贯穿于这些民族的书写活动之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仁者爱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在汉文乃至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中得到反映。这些儒学化叙述是不同民族都要接触、掌握的公共知识,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真实写照,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930.
最有效的保护是主位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