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语境的共时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系统和共时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语境系统,详细地分析了语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了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以及语境要素的统一性和层次性两种特征,并指出语义分析和语义理解从言内到言外、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顺序,任何相关语境因素都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32.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如何深入有效的做好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军队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从层次性、实效性、趣味性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加强军队的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3.
朱白薇 《理论月刊》2013,(1):159-16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价值追求。追求价值目标是人的能动性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一个根本标志。精神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的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需要的层次越高,人脱离动物性就越远,人对自己本性的占有也就越充分。从主体角度来分,精神价值追求有个体、群体、民族三个层面;从精神价值追求的内在层次分,由低到高可划分为求利、求知、求德、求美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34.
一、道德多元化对我国传统学校德育的影响 1.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一方面,德育目标过高、过于强调“圣人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目标作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期望,是一种教育设想和教育理想.反映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的社会要求,确立在现实基础上又高于现实,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35.
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和诉讼法学、尤其是证据法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现行证明标准提出了质疑。本文针对我国现行证明标准的特点,指出了我国证明标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6.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的不断完善,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已是刑事司法的关键和核心。根据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不同规定的介绍,针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进行分析,剖析了“客观真实”标准的不足之处,结合西方的证明标准,提出我国必须建立具有层次性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使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的司法实践不断完善和进步,从而体现司法的公正、公平、平等。  相似文献   
137.
《周易》在其神秘形式下包含了中国古代哲学 ,尤其是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的内容 ,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系统学说的先河 ,不论是在卦象和六十四卦的编排上 ,还是在卦辞、爻辞的解释上 ,均对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结构性、系统的层次性和系统的开放性做了天才的把握 ,具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意识形态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过渡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层次性和先进性的辩证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创新性和继承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9.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作为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对定罪与量刑均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证明标准是一个关键之点并发挥着桥梁作用。就动态的定罪量刑过程来看,从立案、起诉到审判的过程展现了证明标准逐步清晰与升高的纵向层次性,从轻罪、重罪到死罪案件的审判实践中又显示出证明标准的逐步严格与审慎的横向层次性。认识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与证明标准的动态辩证统一关系,对指导司法机关正确地把握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进而科学地定罪量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0.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梳理概括为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获得的关于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所蕴含的三个层面的制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制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显著特征。只有从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中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彰显新时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从而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国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