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主流被边缘化和道德教育的失误有关,突出地表现为过分强调崇高道德,忽视道德层次性。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作为不同的理想引领人类不断进步。我们不能因为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理想性而把它说成是空想,我们强调道德的层次性并不是要否定道德的理想性。  相似文献   
52.
犯罪情报具有层次性结构,这种层次性结构包括主体来源性层次、目的性层次、载体性层次、时间性层次与空间性层次,并综合性地展现为犯罪情报的真实性层次。侦查实践中,对犯罪情报的反向层次性分析是情报利用的前提,对侦查决策和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当前,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着力推进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分析党的制度体系的逻辑工具。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增强党的制度条文、制度层级、制度与外界的系统性、协调性,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公开性。  相似文献   
54.
徐阳 《河北法学》2003,21(4):16-18
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阶段层次论提出质疑。从我国刑事诉讼的纵向结构、认识论规律以及外国 的理论与立法考虑,侦查终结和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都不应低于审判的证明标准。但在某个诉 讼阶段的特定诉讼环节上,应设立较低的证明标准,如:逮捕和庭前公诉审查。  相似文献   
55.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没有妥善地处理形式与实质、控诉与辩护、客观与主观、经验与规范、静态与过程这五组对立范畴之间的关系 ,使得理论难以自足 ,从而必须加以合理改造。解决现存犯罪构成理论缺陷的路径可能很多 ,其中值得考虑的一种思路是 :根据规范违反说而不是法益侵害说的立场 ,对犯罪成立进行“分层次”的判断 ;在不同的评价阶段 ,分别考虑“规范期待”、“规范破坏”和“规范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情感社会化是人们对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制造.情感性质的两重性、情感发展的层次性、情感表现的角色性以及情感交流的整饰性等特征,是情感社会化的依据.情感社会化失调导致情感失范乃至情感犯罪等社会问题,使社会处于无序状态.提高个人情商力和社会情商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结构、消除社会中情感能力分配不均的现象,现时避免情感过分社会化.  相似文献   
5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特定的阶段内容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层次性、不平衡性和长期性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层次性和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分类指导原则,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8.
在我国,逮捕是一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羁押是逮捕的必然结果。逮捕与羁押不分导致逮捕证明标准过高并严重影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之基础上,分离逮捕与羁押两项措施;通过论证证明标准的层次性来降低我国逮捕的证明标准(从"确实充分"到"相当理由"或"优势证据")、确立羁押的证明标准(明晰而可信的证据);并建立健全与层次性证明标准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使其自成体系,以期实现侦查效率价值与保障人权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59.
刑罚目的层次性辩说--兼论刑罚的最终目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轶 《法商研究》2004,21(4):44-54
我国刑罚目的不仅具有层次性 ,而且是层次性的统一。保护法益是刑罚的最终目的 ,也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的最终目标。保护法益是刑罚永恒的价值追求 ,在刑法学中以“法益”替代“社会关系”的概念是合理的。刑罚保护法益目的的确立不仅具有其理论基础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立法依据。  相似文献   
60.
刑事证明标准一直是证据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不仅涉及相关的诉讼理论和原则,同时也与诉讼实践紧密相联.本文拟从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欠缺的弊端入手,尝试对刑事证明标准体系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