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资本市场具有层次性,地方资本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已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因此培育、发展福建地方资本市场对于充分动员、吸收社会资金,对于促进存量资产重组,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社会主义的涵义划分为价值观念形态、理论形态、改良实践形态、革命实践形态和制度实践形态五个层次.这样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涵义的完整性,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现象、经典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社会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3.
"战略"这一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运用于军事领域,本意上是关于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这一概念扩延到其他领域后,泛指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警务战略是警务战略指导者在特定时期,基于对外界环境及内部资源的分析而确定的关于警务活动的整体方略,具有政治性、全局性、层次性、长期性、预见性和谋略性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4.
在十八大提出坚持"三个自信",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语境下,司法改革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层次性问题是决定司法改革方向是否正确、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中国的司法改革有体制和国情两个不可逾越;三权分立理论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语境已经终结,在现代宪政语境下三权分立并非司法独立必然的体制前提;同时,司法改革还必须通过历史借鉴,重新解读独立司法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因而,应以政治定位为先导,法律定位为中轴,功能定位为内容,三位一体的层次结构作为司法改革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5.
86.
习近平关于发展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层次性和整体性。关于发展哲学的论述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次分析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从价值观层次论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从世界历史理论层次论述发展,新发展理念着重从政治经济学层次论述发展。虽然这些论述具有不同层次的理论内涵,但彼此之间相互贯通、相互支撑,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强起来的发展问题。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理论整体,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7.
汪可兵 《法制与社会》2012,(11):248-249
公共安全责任是多元性和层次性的.公共安全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政府主导,教育和媒体广泛引导,民间组织积极配合,社会大众主动参与的一个多向度、多层次的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88.
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的层次性是辩证维度中的道德真实。忽视道德的层次性容易产生道德悲观主义和道德实用主义。道德的层次性源于道德的本质和道德发展的规律。道德的层次性可以从规范、境界、主体和功能等多角度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89.
心证自由的层次性分析及其客观化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证自由有两个层次 ,即狭义上的心证自由和广义上的心证自由。自由心证制度将会受到更多制约是大势所趋。其主要受心证主体客观条件、诉讼程序内在规律、证据法律规则、经验和逻辑规则、心证公开制度的制约。要使自由心证制度在我国走向理性化、规范化必须提高法官队伍的素质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和错案追究制 ,推动我国现有诉讼模式尽快向当事人主义过渡 ,并切实保障心证过程公开化  相似文献   
90.
作为轻罪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检察机关裁量不起诉为代表的程序出罪制度在实体治罪之外延伸出通过程序治理犯罪的新模式。在比较法视野下,程序出罪具有提升诉讼效率、促进司法协商、推动犯罪治理转型三种功能。不同功能主导的程序出罪在适用范围、规范结构以及出罪效力上均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程序出罪体系。我国当前以酌定不起诉为代表的程序出罪制度混同了诉讼效率、司法协商、犯罪治理等多种价值,制度结构欠缺层次性。对此,应明确不同不起诉制度的核心功能,并依此建构相应的制度规范体系,以功能结构主义塑造我国的层次性程序出罪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