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42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551篇
政治理论   204篇
综合类   3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1.
党性、德性与人性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党性的建构基础是德性,而德性的立论要件是人性。党性、德性与人性的互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又直观地体现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逻辑关联性。这种逻辑关联性的基本要义是:要以德性建设中的“重品行”表征党性建设中的“讲党性”,要以人性建设中的“作表率”引领德性建设中的“重品行”。  相似文献   
822.
探讨老年住宅户外空间的宜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来临,老龄人口的生活成为一个社会关心的问题,老年人户外活动也将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生活的区域是社区、敬老院,这些设计要适应老年人的娱乐、散步、休憩、静观以及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3.
人性是刑法的基础;人道是刑法的命脉;人权是刑法的价值追求。人性、人道、人权三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它们是理性主义在刑法里的彰显。本文从我国刑法的现状出发,论述了人性在我国刑法里的部分缺失、人权的刑法保障问题。对于人道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刑罚人道主义的价值蕴涵。  相似文献   
824.
传统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下,人是价值的判断者,他们具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并根据这一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衡量,试图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人的行为被看作是其所在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其思维趋向于服从社会的传统和风俗,其行为模式受到社会道德和文化的约束。伴随着思维方式的更新和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技术支持,传统的人性论受到挑战。本文从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特质这两个反映人类本质的基本特征为基础,分析了人性哲学的现代嫡变。我们的研究认为在网络环境下研究人的行为问题应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对传统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研究结论进行必要的甄别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有利于指导实践活动的有效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25.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08,(13):23-23
如果说此次汶川地震激起了全体中华儿女澎湃的爱国热情,证明了现实社会人性光辉的未曾泯灭,显示出了亿万民众的高尚激情,那么,激情之后若没有深刻的反思,一切也只会成为一段悲伤的记忆。激情之后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26.
艺术良知担当着艺术的精神,艺术精神体现出艺术良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引领下的市场文学,大多是没有任何精神内涵和精神原型支柱的世俗文学,作家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投身子世俗经济的大潮,以金钱的标准来取代文学的精神标准,制作着大量的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字。这便是金钱崇拜和肉欲崇拜的人性丑恶的张显。文学在失去精神内涵的同时是作家对艺术良知的抛弃。  相似文献   
827.
人文修养     
人文修养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你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民族国家、对待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一种态度。这种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性,主要是讲人兽之  相似文献   
828.
许霆案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件,仔细研究了许霆案件之后,我将一些有感而发的思想碎片记录下来,从法律研究的角度对许霆案件背后涉及到的问题做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829.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亲亲相隐"持否定态度,但"亲亲相隐"精神并不必然与现代法治相违背.现代许多西方国家的刑事立法仍存留有容隐权的相关条文,而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的容隐制,在中国现代社会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与可能?容隐制存在的根据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对待它的历史以及在西方的境遇?本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古代和西方容隐制度,我们发现容隐制的存在不但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关系与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同样也有深厚的立法基础与现实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容隐权制度,有益于观照传统,维护亲情,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30.
儒家的心性之学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其"命"、"心"、"性"同"道"、"理"、"情"等重要范畴具有极大的粘连性,从而使之呈现十分复杂的面貌。然而,从总体上说,儒家心性具有先天特征。虽然从内容上说。不同儒家对人性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它指人的形色之类生物(理)特性,有时指人的欲望、情感之类心理特性,有时它指人的主观精神(心)。有时它指仁义礼智等道德品性,但是,它均是在"生之谓性"和"性自命出"的致思取向上获得自身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