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在我国,现象学作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理论资源还鲜有论及。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兴起得益于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其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都与现象学密切相关。然而,实践派的实践哲学与现象学的分野同样是明显的,它展现了现象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而不是僭越。  相似文献   
153.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其代表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根据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结合黑格尔、布洛赫、弗洛伊德等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某些内涵进行了一定的解读。虽然他的某些解读有失偏颇,但是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提供了一种视角,为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窗口,使我们在深入思考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时,能够得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154.
《学理论》2016,(2)
南斯拉夫实践派脱离实践的认识论范畴而把实践视为人本主义和本体论的范畴,从而使实践哲学上升为一种社会批判哲学,它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人道主义化。分析实践派关于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和实践派主张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揭示其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背离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倾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5.
<正>飞机降落台湾桃园机场的一刹那,我的思绪非常复杂:脚下的土地既那么亲切,又如此陌生;窗外的行人分明是亲人,却又曾经是……亚洲警察学会年会每年举办一次,2011年是在美国,2012年在沈阳,2013年在台湾。2012年,台湾派出了以中央警察大学副校长庄德森为首的代表团。2013年,大陆派出了由中国警察协会的副主席朱恩涛挂帅、刑警学院院长、现任亚洲警察协会轮值主席王世全为副团长的20人代表团。  相似文献   
156.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规范性的,但规范性的来源问题却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传统的理论解释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和不足,表现在显性维度与隐性维度的失衡、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新康德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构建实践规范性问题的合理解释,但是,社会交往理论彰显交往模型的乌托邦构想,承认理论夸大了道德原则,普遍价值和"伦理社会主义"具有康德先验哲学的特点。构建实践规范性问题的合理解释,必须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将规范性的隐性维度奠基于生产实践与经济关系,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7.
正戊戌变法主角康有为,是一个喜欢登高一呼群起应从的人物。他有极强的变革意识和领袖意识。这样一位在政治上大起大落的人物,到书法地盘上来走一圈,一定也会走出不同凡响的动静来。据说他在公车上书变法维新  相似文献   
158.
以茅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中重要的小说流派"社会剖析派"所创造的"社会剖析"范式,是用文学的载体和方法把中国问题的本质——乡土问题纳入到文学创作中,参与到中国发展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的。这种范式对作家和载体的较高要求使其具有了史诗性追求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也就具有了超出文学门类苑囿,在时代变幻中,依然具有规约作家、指导创作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59.
白璧德通过对其所处时代现代性问题的反恩,批判了科学人道主义与情感人道主义两种过度的自然主义,同时阐明其人文主义思想.白璧德人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与学衡派有着不解之缘.随着新世纪对《学衡》研究的升温,白璧德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意义也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