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08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试论黄麻起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革命成功失败的全局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带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队伍最早走上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总结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72.
薛经纬 《前进》2006,(1):51-5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我们所说的工业泛指非农产业和城市城镇  相似文献   
73.
王光荣 《世纪桥》2004,(1):8-11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的腥风血雨中,从海陆丰和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coBeT)政府的最早尝试,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一直以实行革命政纲,武装工农大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革命战争为己任,在古老的中国创造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终于使千百年来只为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变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幕。  相似文献   
7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曲折激荡、波澜壮阔的艰苦岁月中,我们党长期处于弱小和弱势状态,经常陷于困境、逆境、险境之中,但她没有因此而害怕、气馁、屈服,一直保持斗志昂扬、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不断地在险境中谋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困境中争崛起,直到这场革命的胜利。学习党的光辉奋斗历史,从中汲取面对困境和危局主动谋划、积极应对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75.
徐焱明 《湘潮》2015,(7):70-72
桂东是一块神奇的红色土地,是"第一军规"颁布地、党的群众路线发祥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始发地、湖南解放第一县,是孕育我党军规的摇篮。一、革命现实需要,"第一军规"催生一支崭新人民军队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随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工农革命军创建伊始,队伍成分复杂,有小资产者、游民无产者、从旧军队过来的人,带来了某些小生产者的习惯、游击习气、军阀作风等,  相似文献   
76.
谭建上 《湘潮》2015,(7):3-8
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的形成,经过了发生发展历程。桂东早期革命活动,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毛泽东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在桂东的革命实践创造,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不仅是人民军队的第一军规,更是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指导方针。作为井冈山时期对群众路线的第一次具体化诠释和第一次制度性规范。  相似文献   
77.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着中国革命的特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进行的长期的革命战争。而且,这种长期的革命战争的形式和内容,又只能是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毛泽东根据中央的决议,回湖南领导秋收暴动,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主动将部队转移至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78.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对红色政权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依据中国实际,在建立红色政权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这一理论源于对红色政权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成果中不断丰富、发展,指导着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9.
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以前,那里驻扎着两支绿林队伍。首领是袁文才、王佐。袁文才,江西宁冈茅坪马源坑村人,常被地主豪绅和反动政府欺压,新婚妻子被地主少爷霸占,母亲被军阀打死。在强烈复仇心理支使下.他毅然参加了当地一支绿林队伍,并很快当上了这支队伍的头目。大革命时期他加入过共产党,并做过一些对革命有益的事情。王佐是遂川下庄人,裁缝出身,也因不能忍受地主豪绅的压迫,拉起了队伍,并与袁结成老庚。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王佐率部占据宁冈茅坪一带地区,  相似文献   
80.
晓燕 《党史文苑》2006,(3):28-29
瑞金位于江西的东南边陲。1931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成立。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进行了治国安邦的实践。积累了执政的经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型。瑞金因而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这里留下了众多革命旧址。静待人们来寻“根”,来探秘,来领略那段独特而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