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学理论》2014,(3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威尔逊实践其理想主义提供了机会,但是各主要战胜国却各有自己的战略意图,特别是法国想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克里蒙梭利用其老练的外交风格在和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威尔逊由于其个人坚持过于原则、理想的信念,以及国际上英法两国仍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国内孤立主义传统的不支持等原因,致使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实际上最终在巴黎和会上就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2.
一、国联建立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是一场人类灾难,另一方面却也为美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场战争使得欧洲交战诸国元气大伤,从此,以欧洲为主导的时代就此结束。此时远离战场纷争的美一、国联建立的背景  相似文献   
23.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胜利又为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巴黎和会打破了人们对外国列强的幻想;五四运动的实践深刻教育了那些努力争取进步的中国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败黑暗的社会现状难于忍受,他们更需要一种崭新的、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去重新探索中国的前途,进一步展开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在探索与斗争中,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怀疑以至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转而向往社会主义,认…  相似文献   
24.
北洋政府利用"一战"带来的外交机遇,为废除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进行了外交努力。由于德、奥的战败,实现了外交突破,首次对德国废除了领事裁判权。由于十月革命的爆发,从俄国也收回了一些权益。然而,在巴黎和会上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5.
张坚 《八桂侨刊》2002,(1):29-32
一战后,荷印华侨华人呼吁中国政府借巴黎和会召开之机,同荷兰政府就两国关于荷印地区条约的废除展开谈判,终因荷兰政府的极力阻挠而失败。这一结果不仅使荷印地区华侨华人双重国籍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而且延缓了华侨当地化的步伐,给华侨在当地的长远发展留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26.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3,(17):52-53
集外交官与大法官两种职业于一身且均为翘楚者,也许非顾维钧莫属。他具有那段岁月法律人的缩影:于救亡时激烈而决绝,于建设法制时沉稳而睿智。熟悉顾维钧,始于电影《我的1919》。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时,他是一名风华正茂、雄辩宏才的法学博士,在弱  相似文献   
27.
宗和 《廉政瞭望》2013,(6):70-71
"五四"运动,是曹汝霖人生的转折点。"五四"之前,曹集交通总长、财政总长、交通银行总理等数职于一身,是北洋政府权重一时的政客。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曹汝霖因负责把部分权益让与日本,引发了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运动。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在  相似文献   
28.
李育民  秦凌 《求索》2014,(3):140-144
不平等条约关系是清政府给中华民国留下的历史遗产,是西方列强施以强权和暴力而形成的畸形关系。这一不平等条约关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在造成灾难的同时,不断孕育着制约它的各种因素。北京政府时期,不平等中外条约关系开始走向崩溃。一战后,传统国际法受到冲击,威尔逊的十四条件和国际盟约提出维护国际平等原则,苏俄放弃在华不平等条约的宣言,给中国改变不平等条约关系的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全面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1919年的五四运动掀起了民众废约反帝斗争的初潮,中国政府和民众所展现的民族精神,使各国列强不能不正视中国的废约要求。从此,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出现历史转折。经过各届政府的外交努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与各国建立了平等的条约关系。  相似文献   
29.
到过李大钊故居的人们,都会留意过故居内陈列着的那一把藤椅。虽然这把藤椅已变成了褐黄色,有些部位的藤条也已经断裂,但它却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每天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一位伟人、一位革命先驱对民族、对国家、对青年赤诚的爱。  相似文献   
30.
朵渔 《人事天地》2007,(5):37-37
1919年5月。军阀当政,风雨飘摇,为抗议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的无理决定,身在人生春天、心系天下安危的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他们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打出“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并要求惩办卖国贼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政府的武力镇压,激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强烈抗议,反帝爱国的战斗号角吹响全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篇章就此翻开……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五·四”运动印证了这一至理名言。88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点滴片段回顾那段激情岁月,仍然心潮澎湃,触动我们的是那股赤诚的爱国热情和青年人特有的打破陈规的无畏。而值得慰藉的是,青春将在一代一代或出类拔萃或平凡实干的青年人身上闪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