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9篇
法律   227篇
中国共产党   461篇
中国政治   763篇
政治理论   188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建构需要一种文化自觉,需要自觉克服本土文化知识内部的学科隔离和思想樊篱。这一方面需要对西方的文化体系进行批判与改造,同时也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并与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新的契合与融通。谭嗣同兼收并蓄,展开与西学的对话与沟通,创立了其"仁学"社会思想体系。本文以谭嗣同仁学思想及文化建构路径为个案进行探讨,为文化本土化建构提供一种科学方法论和新的研究范式,为中国文化建构的合法性问题、文化自觉问题强化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2.
对一个教师来说,你的优秀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修炼出来的。一个教师怎样去修炼呢?读书是通往教育成功、个人成功的必由之路。读书的过程就是心领神会、酣然忘我的过程。沉浸其中仿佛进入了纯净的天空,忘了失意和迷惘、烦恼和嫉妒、慌乱和愁苦。放开视野,博览群书,多吟诵,多思考,多摘记,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人文修养且学识渊  相似文献   
123.
祁菊  梅嘉 《当代世界》2012,(1):16-18
应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邀请,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于2011年12月4—12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美国并与美两党举行第四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代表团主要成员包括中联部副部长刘结一、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方立、河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刘永瑞、江苏省副省长傅自应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24.
曾经和一位"北漂"的欧洲老外聊起他们本国的民主,没想到他用英文和三句半的中文大骂本国政府,还特别说明:"他们非常腐败,政策全是为了他们自己,更可恨的是他们表面上还都很光鲜。"这下使我又开始反思民主这个老话题。  相似文献   
125.
2004年,时任上海市人大代表的罗怀臻提出“建议制定《上海市城市街头艺人管理条例》”,2008年该动议获表决通过,直至2014年首批持证街头艺人登陆申城,有媒体称“街头艺人合法化”十年磨一剑。然而,罗怀臻直言:若放眼到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治理历史进程中看,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在上海“破冰”,是水到渠成,值得欣慰。  相似文献   
126.
王斌 《世纪桥》2011,(19):93-94
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起的新变化和大学生网络化的倾向,在网络环境中,建立以网络为平台,师生互动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服务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文学典故的密集化用,弗吉尼亚.伍尔夫使得小说成为表达其历史与文学观的又一场域。作为一部呈现伍尔夫在其小说初创期质疑与修正文学遗产的作品,《远航》对于考察作家的思想发展有着特殊意义。伍尔夫不仅借与自己同龄的主人公的成长表达了憧憬与梦想,亦与文学传统进行了对话。对《远航》中文学传统与作家的性别意识交互作用关系的辨析,成为理解伍尔夫从父权中心的文学传统中艰难蝉蜕的方式与形态的关键环节。伍尔夫一方面通过抗拒性阅读顽强表达了女性读者的不妥协立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女主人公命运的改写对传统的求婚叙述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28.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运用央视《新闻1+1》的谈话模式,巧妙地把节目内容和现行教材相融合,可以有效地生成互动对话的教学机制,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29.
"公众理解科学"(简称PUS),是理解现代社会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第一个重要范式。它以公众"知识的缺失"为前提预设,强调科学家填补"认知鸿沟"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因而也被称之为"缺失模型"。但建立在缺失预设基础上的PUS,连同其先见命题"无知导致猜忌与落后"以及基本推论"科学家自上而下传递知识即可改变公众无知状态",在逻辑推理与实践应用中都遭到了否证。在面对缺失模型本身缺失困境时,诸多学者从内部和外部提出了各种修复策略:或者反转PUS,强调科学家自我反思理解公众的重要性;或者主张打破认知的不对称性,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平等对话;或者提倡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与项目研究,构筑新的"公民科学"的知识生产格局。应该说,这些反思、对话、参与策略模型与缺失模型之间既有断裂也有关联,因而可以把它们统一纳入到PUS中的"理解"范畴视域下加以把握"理解"与缺失、反思、对话、参与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借由对诠释学"理解"观的转译衍伸以重新理解PUS的价值以及化解科学的公信力与合法化危机。  相似文献   
130.
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中国社会最为活跃的知识群体,其思想动态轨迹,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因之高校适时开展师生思想动态研究判断工作,创新研判机制,形成覆盖面广泛、信息完整准确、针对性较强、有价值的综合分析报告,力求把握大学师生主体行为动向,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大学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