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10,(15):49-49
清朝统治的267年是贵州历史上变革剧烈的时期。变革从行政管理制度的兴废、省际疆域的调整、生产方式的革新、社会生活的进步,一直到人的视野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几乎涵盖了政治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两个多世纪,贵州似乎在启动和完成着一次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正是由清初平定“三藩”之乱揭开的帷幕。  相似文献   
112.
《党的建设》2010,(12):53-53
明清之际,甘肃战乱不断。先是李自成部将贺锦率农民起义军攻占甘肃各地。不久,清军又攻占甘肃。紧接着,张掖一带又爆发农民起义。康熙初年,兰州、平凉等地又被吴三桂势力所据,清军和吴三桂的叛军在甘肃展开了拉锯战。  相似文献   
113.
在人们的记忆中,自从1959年西藏叛乱后,达赖便开始与中央政府誓不两立,双方在对骂和相互丑化中对峙至今。但在这种对峙背后,达赖派出的特使却始终保持着与海峡两岸颇为频繁的秘密接触。在整个中国内部而言,达赖始终保持着与国共的接触。1960年代,与达赖特使秘密接触的另一端是台北,  相似文献   
114.
解家麟 《北京观察》2004,(12):20-21
公元1644年是甲申年.这年3月,明王朝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所推翻;刚夺了明朝帝祚40天的大顺朝皇帝李自成又被吴三桂和清军追赶,仓皇逃离北京.  相似文献   
115.
颜琳  何琴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1):134-155
北乌干达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不同种族之间争夺权力与利益的冲突。1986年,圣灵抵抗军在北乌干达以武力反抗穆塞韦尼政权的名义进行叛乱,迄今仍在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的边境四处流窜。圣灵抵抗军的叛乱及其暴行不仅对北乌干达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和挑战,也深刻地影响着中部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乌干达同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乌干达政府的反叛乱战略重点强调军事手段,重视媒体宣传、争取外部对其打击圣灵抵抗军的同情和支持。而圣灵抵抗军叛乱的动机已经从推翻穆塞韦尼政权逐渐演变成为开发“战争经济”和“为生存而战”。简而言之,圣灵抵抗军的叛乱策略是对叛乱成本-收益精心计算的产物。圣灵抵抗军的儿童兵策略、袭击平民策略、争取苏丹政府支持策略以及低程度地参与和平进程策略,既能够有效地打破乌干达政府的反叛乱战略,也导致北乌干达冲突的长期化及其冲突影响的“外溢”。要真正地解决北乌干达冲突以及圣灵抵抗军问题,需要重视武装冲突解决的和平进程、促进北乌干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以及加强对中部非洲地区的和平建设。  相似文献   
116.
内战中的反政府武装跨越国境开展抵抗行动将威胁区域安全。内部冲突的外部化成为目前国际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与之相关的内战的域外情境,此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内战当事国、跨境行动的反政府武装及其接收国之间的策略互动模式。当越境散逸的武装分子与接收国之间的实际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策略互动将给当事国内部武装冲突局势和两国关系带来多种可能的结果。当事国内部冲突风险和国家间冲突风险至少受到三方面影响。第一,接收国影响武装分子行动的能力。第二,当事国阻止叛乱受到接收国资助的行动强度。第三,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方面影响。一国内部冲突与政府间摩擦之间的关联性将为区域安全机制的调停或维和举措带来额外挑战。国际社会在应对冲突威胁的行动中需要精确识别内战外部化问题的具体策略环境,从而为推动各方达成长效和平方案做出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117.
汪金友 《政府法制》2014,(26):15-15
“乱七八糟”是人们用来形容杂乱无章、一片混乱的一个词语。追究这个词语的来历,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相联系。一次是西汉时的“七国之乱”,一次是西晋时的“八王之乱”。 西汉景帝时,膨胀起来的诸侯王势力己危及皇帝的统治。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削减诸侯王的领地和特权,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等六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晁错,仍不能退兵。最后,派大将周亚夫领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次叛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8.
关于夏斗寅叛乱的时间和"马日事变"幕后主使者是否为唐生智,目前学术界论说不一。笔者认为,夏斗寅叛乱时间为1927年5月17日,"马日事变"的幕后主使者是唐生智。  相似文献   
119.
<正>彭冲于1976年10月至1980年3月,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市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上海市政协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长,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等职。彭冲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处于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他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要求的"既要解决问题,又有利于大局的稳定"的工作使命,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120.
从1959年春开始,毛泽东在不同场合经常讲古代笔记小说中的一些不怕鬼的故事。5月6日,他向11个国家的访华代表团介绍了西藏分裂分子武装叛乱和中印关系的紧张情况,随即把话题引向不怕鬼的问题: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鬼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