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作为一名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康有为在面临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坚定地信奉儒家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以西方思想来改造、转变儒家学说,试图由儒家核心理念,由内圣开出新外王,建立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哲学近代化的先驱者。其思想中虽然还存在很多矛盾和混乱,但今天回顾他的初步尝试,仍然可以从中发掘出很多闪光点,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颁布了很多教育法令,这些教育法令或多或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些教育法令无不渗透着维新派核心人物康有为的教育思想。本文从百日维新的教育法令入手,深入分析探讨了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法令与康有为教育思想的联系和特点。  相似文献   
63.
中国现代人权观念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晓平 《中国法学》2005,(1):145-156
纵观中国现代思潮脉络,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未知概念,它深受近代西方思想启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当时的开明有识人士创立,这便是“人权”。康有为最先发现了“人”以及它的“客观自然存在性”和“个体存在性”,他向往一个“新世界”,在那里“人”可以自由享受各种权利和无穷的乐趣。随后的严复和谭嗣同各自以其自己的方式阐明了“人”的自由和平等思想;梁启超将前面所有的思想相结合,给这种具有“主体性”和“公民性”特征的人定义为“新民”。  相似文献   
64.
作为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是最早对康有为的思想予以宣传和介绍的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康有为思想的宣传、介绍和阐发二十余年而不辍。在梁启超看来,康有为的学术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康有为对宋儒学、心学和佛学的推崇;其二,就康有为接触的西学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范围都极为有限,尤其是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哲学方面的内容。康有为重视教育,梁启超着重揭示了康有为"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从内容看,他重视对孔学、佛学和宋明学同时兼教史学和西学等内容的教育;康有为的"中国政策"具有两大特色:第一,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倡导民权的第一人。第二,就实施而言,康有为不是重民权而是重君权。  相似文献   
65.
吴乃华 《民主》2009,(3):41-43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总结了中外近代化的得失成败,提出了人的近代化命题:五四时期,陈独秀反思了明中叶以来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并与西方近代化进行比较,强调思想启蒙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意义。康有为和陈独秀都重视以近代思想改造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然而哲学思想的差异,也使他们的思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6.
在《荀子》的近代视界中,康有为、谭嗣同的《荀子》观最为接近。两个人对《荀子》的解读与对荀子的思想解读和态度评价一脉相承,受制于各自的荀子观、学术观和政治观。一方面,与同时代的其他近代思想家相比,康有为、谭嗣同对《荀子》的思想诠释和态度最为相似,无论对荀子的抨击还是聚焦《荀子》的政治思想都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而与其他近代思想家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康有为、谭嗣同对《荀子》的解读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这从宏观透视、主题归类和篇章取舍等各个方面展示出来。异同参半使康有为、谭嗣同的《荀子》观比较拥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既有助于深刻把握两个人思想的异同,又有助于直观感受《荀子》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67.
《学理论》2014,(15)
中法战争结束后,列强加紧渗透,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清政府并未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面对复杂的形势,康有为主动向光绪帝的上书,主张改革,但因此次上书内容的不符合当时清政府的实际,大多数官员不予代递。试图以《上清帝第一书》为中心分析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8.
邹典飞 《各界》2014,(4):80-81
“六君子”之外的两个人 1898年,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宣告失败。这段历史不仅关系到清王朝一姓的兴衰,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良运动。对于戊戌变法的具体细节,相关著作如车载斗量,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以至荣禄、  相似文献   
69.
康有为对社会结构正义作了深刻而丰富的阐述.他对社会结构正义的追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封建正统思想的范围,表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色彩.探讨康有为社会结构正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国也不无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晚清时节,外患内忧加剧,国势险恶,几陷万劫不复之境地。但那也是志士崛起、豪俊辈出的时代。林则徐、魏源、徐继?、容闳、郭嵩焘、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一时俊彦迭出,他们的思想巨著今日读来犹令人心如卷澜,汗涔涔下。郑观应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郑观应,广东香山人,生于1842,卒于1922年。少年时期即远游上海,弃学从商,后长期于洋行任职。与洋务大员交谊日深,先后任织布局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后又擢为轮船招商局总办,其间思索结晶也日益宏富。其后又应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之招,潜往西贡、金边侦察法人军情,为国效力。其为人或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