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030篇
中国政治   330篇
政治理论   185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涂国改 《思想工作》2005,(12):39-39
前几天,笔者在某高校餐厅碰到了几个刚从延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回来的大学生。我就问他们:“下乡有意思吗?”一个女生笑着说:“有意思。但感觉时间太短,有点不解渴。”她告诉我,这次到延安做了十天的调查活动,去掉第一天和第十天的接待事宜,调查时间总共不过六七天。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大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心醉神迷。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他们在将马克思主义带进城的同时,也成为红色意识形态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1月,正逢郭沫若先生的五十寿辰,同时又是其从事创作活动25年纪念,为庆贺这位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中有卓越贡献的文化巨匠,全国许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活动.郭沫若所在的重庆自不用说,远至香港、延安、桂林等地,都举行了庆祝活动,反映出郭沫若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陶兰 《党史文汇》2002,(12):41-42
彭真及夫人张洁清共有四个子女:傅彦、傅锐、傅亮、傅洋,殊不知他们在延安时还收养过一位烈士遗孤。她当时还不足11岁,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刘朝兰。刘朝兰,是革命烈士刘以纯的独生女儿。烈士牺牲前系中共山西洪赵特委敌工部长兼宣传部长,他是1940年“十二月事变”中被阎锡山杀害的,就义时表现得十分英勇。1941年初春,天寒地冻,刘以纯生前的战友桑一伟女士带着刘朝兰,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来到晋绥边区的兴县,然后又与丈夫龚子荣一道陪小姑娘刘朝兰去见晋绥边区领导人林枫。林枫对刘朝兰说:“你爸爸牺牲得很英勇,…  相似文献   
15.
若雪  吕梦 《民主与法制》2007,(9X):11-11
就在记者从湖南采访归来之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维护举报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并邀请记者参加。  相似文献   
16.
殷明 《四川党史》2002,(6):24-26
一、“民主监督”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陈云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他关于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论述,集中于延安时期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期间。他所提出的"支部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共产党员的标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等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为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国际友人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活动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湘  袁武振 《理论导刊》2004,(10):79-80
抗日战争时期,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在中国共产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下,在共产国际、国际援华组织及同盟国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纷纷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在那里采访、参观、考察,学习、工作和战斗。他们尽管职业不同,目的有别,情况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为敌后抗日根据地那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所吸引、所感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同程度地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外国记者和作家报道中共抗战主张和敌后军民抗战业绩抗战时期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活动最频繁、影…  相似文献   
19.
延安精神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所谓延安精神,从其原生形态来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虽然延安精神主要形成于延安时期,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已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执著追求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民主团结,同甘共苦,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纪律的重要体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始终把优良作风视为党的生命线。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课题。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开始探索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并在局部执政中加强党风建设,留下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佳话。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明确提出“作风”的概念。经过延安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