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我国当前是否应当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理论和实务界争论较为激烈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目的、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产生的现实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对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并非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保障顶层制度的公平建构完成前,延迟退休年龄的本质仍然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群体所取得的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利益。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建议,期待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22.
《学理论》2014,(36)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人们广泛辩论的议题。运用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方面分析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辩论议题确立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政策之窗"的开启。  相似文献   
223.
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从目前来看已经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而社会民众对此的异议也难以避免。如果要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就需要一种"罗尔斯式"重叠共识:通过对延迟退休政策达成基本的宪法共识,然后就延迟退休政策各个具体层面达成进一步的一致。  相似文献   
224.
宋巍 《政府法制》2012,(22):30-31
从6月以来,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平息过。支持者将其视作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妙招,而反对者则提出此举对就业市场形成压力,且有违社会公平。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人们的争议之强烈,也许是最初提议者未曾料到的。如何在兼顾社会公平的基础上科学处理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好好考量。  相似文献   
225.
潘鸣 《当代广西》2013,(21):19-19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虚功实做与满足需求结合起来,把提高队伍素质与提高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具群众性、时代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26.
近年来,延迟退休政策不断引发社会热议。本文首先论证了未来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当前需要审慎推进的必要性,从当前企业在执行现行退休政策中面临的实际矛盾出发,对政府拟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27.
微观点     
《时代风采》2013,(23):8-9
延迟退休应综合考虑国情;纠结“单独二胎”折射理性生育观;提高红利上缴比例体现全民共享“蛋糕”  相似文献   
228.
马想斌 《工友》2013,(10):1-1
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双轨制、以房养老……随着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这些问题逐渐升温。退休年龄调整是项复杂的公共政策,涉及人口结构、社保基金可持续性、劳动力市场、代际关系等诸多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延迟退休究竟是否可行?社会对延迟退休的争论,关键是在养老就业问题还是社会整体公平问题?这些问题尚未厘清,必须明确的是,当我们谈及延迟退休时,应该关注什么?  相似文献   
229.
尹辉 《当代贵州》2010,(5):28-29
调查显示:80%的被调查者希望简化报销流程;68.71%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各级医疗机构报销的起付线和封顶线;70.3%的被调查者只知道就诊费用可以报销,但不知道怎么实现;67%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的报销额度可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230.
苏国强 《中国司法》2010,(10):58-61
以满足需求服务发展为己任,以预防纠纷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加强公证公信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于海西建设为中心工作,积极构建具有厦门特区特色的公证法律服务体系为总要求,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并且坚定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公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