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7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山东王尽美烈士纪念馆中,陈列着一款巨幅画作,惹人注目。画面右侧,列宁坐在一把木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右臂靠在沙发上,似乎正在说着什么。左侧坐着三位  相似文献   
72.
《党史天地》2007,(8):71-72
毛泽东和陈昌浩、徐向前商量:派一个团带马匹、粮食去接济 陈昌浩问:如果左路军北上不成,大家是否可以考虑南下 包座一战后,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的右路军各部散布于上、下包座附近地区,一边休整,一边等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的左路军向班佑地区集中,然而左等右等,未见左路军动静。已是8月底了,毛泽东非常着急,与徐向前、陈昌浩商量后研究如何使张国焘带军北上。兵贵神速,继续耽误,敌以险设防,则会大大增加北上难度。  相似文献   
73.
苗体君 《党史博采》2011,(11):44-48
张国焘字恺荫,又名特立,他的俄文名字叫阿莫索夫。1979年12月3日清晨5时,82岁的张国焘客死在了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家老人病院里,关于张国焘的死因也有两种说法,一是病死的,因为张国焘79岁就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二是冻死的,因为张国焘住的老人病院条件较差,夜间被子掉在地上又无法喊人拣起来,他自己又无法拾起来就被冻死了。  相似文献   
74.
一、对李大钊《致张溥泉、汪精卫》信的探疑 在2006年版的《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第5卷中,新收入一封李大钊《致张溥泉、汪精卫并附剑云函》。其中《致张溥泉、汪精卫》的信中讲道:  相似文献   
75.
在我党领导的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数以万千的能征善战之士、文韬武略之将,孙玉清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不仅如此,他在西征路上负伤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更是令人肃然起敬,而他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惨命运更是令人扼腕长叹。  相似文献   
76.
陈独秀和张国焘,一个是党的主要创始人,一个是中共一大的主持人。他们参与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后来他们又因不同的原因,被开除出党。所不同的是,一个光明磊落,至死不变其节,保持做人的操守和尊严;另一个则失去良知和自尊,卖身事敌,成为被历史唾弃的变节者和叛徒。  相似文献   
77.
散木 《同舟共进》2011,(9):45-50
什么是"被错杀"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若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陈毅元帅的诗。"青松"的"高洁",要到"大雪"消融的时候才显现,这意境忽然使笔者联想到一次在江西井冈山瞻仰烈士陵园,在那一座座的墓碑前,许多人在肃穆中轻声地念诵着墓文,而许多墓文上出现有三个字——"被错杀"。  相似文献   
78.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11,(5):48-49
党史知识党的"五大"基本知识时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地点:武汉。出席代表:80多人,代表全国57900多名党员。人事安排:大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推选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为总书记。会议影响:这是在非常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大会,  相似文献   
79.
细雨朦胧中,浙江嘉兴南湖上,轻荡着一只游船。船头上,一个年轻的女子不时地用折扇敲击着船板望风放哨。游船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正在进行着大会最后的重要议程:会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党的任务的决议;选举了中央局为党中央的领导机关;推举陈独秀为书记,张国泰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这一天,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天:1921年7月31日。 中国共产党的宣告成立,犹如茫  相似文献   
80.
1927年7月29日,正当南昌起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准备之际,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突然收到张国焘自九江发来的两封密电。张国焘在密电中说:“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候我到再决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