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柳瑛 《小康》2013,(9):115
绝不是胡适,更不是鲁迅,既不是周汝昌,也不是张爱玲。读书明世如他们者甚少,但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人,总能找出自己的乐子来。《花非花梦非梦》这本书里有好多乐子,是本刊专栏作者陈艳涛自己找出来的。陈艳涛不考据,尽管她极端爱好侦探,会把阿加莎的圈套一一识破,所以她不像胡适一样会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路线,这一路自然会有刘心武先生  相似文献   
172.
欣敏总说自己的情感生活很苦闷,她是纯正的文学青年。期盼执手相望泪眼无语的浪漫爱情,几年前嫁了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军人,热恋的激情过后,她在丈夫那里再难找到想要的情感,苦闷便不断袭来,爱人的冷淡倦怠和婚姻的无趣让她的情感空洞不已,偶然间,她发现原来在蓝颜知己那里也可以寻找温暖。  相似文献   
173.
于细微处品味人生的苍凉——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对于世俗人生的描绘及发自于内的亲切感,是基于她对女人角色的认同.在她以世俗女子的眼光观照人生的枝微末节的同时,却又常常感到思想背景中的惘惘.她既有独特的敏锐的感性观察力,又有独特的清醒的理性.  相似文献   
174.
赵红 《理论导刊》2008,2(2):124-125
在现代女作家中,张爱玲以她冷静的眼光,细腻、独特的笔触,揭示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生存状态.无论是<金锁记>中变态、阴戾的曹七巧,<倾城之恋>中智慧、运气的白流苏,还是<连环计>中泼辣、粗砺的霓喜,这些女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为取得或维持合法的婚姻而努力,因为婚姻是她们求得生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5.
"天然气进户之后,是既方便又实惠,省去了灌气的时间不说,而且以前一个月50多元的液化气钱,现在20多元钱就够了,这要感谢市人大又为咱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家住龙口市怡园南区的市民张爱玲一提起用天然气的  相似文献   
176.
“侬好!”“阿拉都(读音‘塞’)是上海人。”对于上海人(也包括很多新上海人)。来说,这是多么熟悉、亲切的话语呵! 是呵,上海话,对于居住在沪上这一方水土的人群来说,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牛康上海话读本》“序”的作者在其文中记述了这样两件事:“张爱玲在美国,念起上海,亦是从上海叫卖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7.
小说集《传奇》代表着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巅峰。她运用远距离取譬、白描、意境的构造等手法,使其语言呈现出描绘既灵气飞扬又贴切自然,风格既明丽畅达又细腻到位,画面既阴郁沉重又冷峻苍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