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山 《人事天地》2008,(12):28-29
人生是诡谲的,一个人太想得到一样东西,上天倒不一定让他得到。张爱玲可以“趁早”出名,但不一定能“痛快”。  相似文献   
92.
IT新传奇     
张爱玲散文《公寓生活记趣》,描写她在上海的日常生活。读到“我们的开电梯的是个人物”一句,忽然想到:原来这“人物”早已有之,我还以为是“潮语新词”呢!张是写人高手,她用种种琐碎小事,把这“人物”写活了。但从上文下理看来,张爱玲并不很贬低这开电梯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93.
林演 《今日海南》2008,(2):44-44
我没有去看李安的《色戒》,虽然很多朋友都向我鼓动去看看,但我还是没有去。我知道虽然电影是改自言情高手张爱玲的小说,而且故事还是有原型的,人物也是有原型的,在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史海里,曾有过这段沉浮的一叶,而在当代大导演的全面的改编下,一定已经不是那个充满悲壮的真实。所以没有去看。  相似文献   
94.
小说<色,戒>和电影<色·戒>面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受众,带给人们的感观是不尽一致的.仔细比较张爱玲小说的惯用手法及李安电影的具体表现手法,我们不难发现小说<色,戒>与电影<色·戒>在故事内容情节的处置、人物形象的刻划及艺术风格的表现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
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批研究成果的面世,沦陷区文学主体的性质和面貌得到肯定。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华文学通史》大多增加了沦陷时期的内容。张爱玲、梅娘、袁犀、关永吉、爵青等一批被冷落近半个世纪的沦陷区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重新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但对于沦陷区文学的怀疑、贬低和曲解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仍坚持从政治上否定沦陷区作家进而否定沦陷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研究。本文通过张爱玲个案说明产生上述偏颇的原因,是客观层面上第一手材料的省缺以及主观层面上认识论的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96.
张爱玲、苏青的小品文记述女性的庸常生活,打破了沦陷区周作人一路"冲淡"文字盛行的单调局面,也一反"五四"以降感伤主义的文学传统.关注庸常生活对主流文学忽视人的感性生命和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纠偏补正作用.张爱玲、苏青小品文创作对现代汉语散文的最大意义就是开创了一种女性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97.
张昌华 《法制博览》2010,(15):16-18
上世纪40年代,人们称苏青、张爱玲为上海滩女作家中的“双璧”。她俩毕竟是有瑕疵的玉,沧桑几度,尘封入土。直至“考古队员”柯灵的一篇《遥寄张爱玲》,使张爱玲复活。俄顷,张爱玲的大小杂著像零珠碎玉,夺目于书肆坊间。犹如一枚纪念章的背面的苏青,也随之跃人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8.
姚胜祥 《党史纵横》2007,(11):24-27
随着著名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色·戒》的热播,一起60多年前美女锄奸行动的故事再度因媒体的关注而轰动两岸三地.《色·戒》原作者张爱玲曾在她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文中说:《色·戒》"是有来历的、有背景的",从而默认了小说是以1939年轰动上海的美女特工郑苹如刺杀汪伪特务头子丁默邨事件为原型而构思的.时隔半个多世纪,人们在享受了电影的艺术夸张处理形成的视觉冲击后,不禁想知道:60多年前的那起美女特工锄奸行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真实生活中的汉奸与美女特工的感情纠葛是否真的如电影中渲染的那般传奇呢?  相似文献   
99.
文化大观     
余秋雨:好的现代作家有三个余秋雨向来是文化圈里的众矢之的,骂余倒余者大有人在,对此余秋雨表示:以骂我为职业的一共五个人,后来退出一个,剩下四个。以前都是我的狂热崇拜者,但崇拜过了头,一个盗印我的书,一  相似文献   
100.
文学史上真正的文学大家或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既要有不凡的艺术技巧,又要有超常的深广度分量来让世人、让历史承认。张爱玲作品中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旨趣和丰厚的人生体验,她对人生、命运、人性进行艺术审美,并在深层次上传递出对普遍人性、人类命运的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