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44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1.
程时用 《学理论》2009,(11):41-43
颜之推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中庸是他的思想核心和处世原则,本文从修身、文学、处世三个层面论述了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行为哲学,以期对当代社会提倡入的身心发展、协调入际关系、治国安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2.
厚道     
姚建斌 《党政论坛》2009,(10):10-10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相似文献   
93.
荐书     
《创造》2009,(5):101-101
《沟通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案 每个人都会面临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使是生活在孤岛上的鲁宾逊也要和仆人“星期五”打交道。对于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往往认为:对等原则是一种很好的为人处世方式;维护实质性的利益和保全良好的关系不可兼得;避免分歧对于建立良好关系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在本书作者看来都是误区!  相似文献   
94.
软硬     
孔明 《法制博览》2008,(20):19-19
世上万物,有软有硬:有的先软后硬,有的先硬后软;有的外软内硬,有的外硬内软;有的软中有硬,有的硬中有软;有的由软而硬,有的由硬而软;有的不软不硬,有的不硬不软,有的时软时硬,有的时硬时软;有的只软不硬,有的只硬不软;有的软硬兼有,有的软硬并存。泥是软的,石头是硬的,泥风干而变硬,石粉碎而变软;硬泥会泡软,石粉与水泥搅拌会变硬。秋天的柿子,又硬又涩,放到冬天,就变得又软又甜。  相似文献   
95.
自传     
吴若增 《法制博览》2009,(14):28-28
圆滑,是一种处世哲学,虽不高深,却并非人人皆可悟其精义,得其要领。因为处世圆滑,不但需要阅历与智慧,而且要有不问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我这么说,未免玄乎,武则天大周朝宰相苏味道,因处世圆滑而博得“模棱手”的雅号,他有一句名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其中奥妙:“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待两端可矣。”谁若能按照老苏的教导处世,即使一时难以达到此老的境界,也算进入“圆滑”的初级阶段了。  相似文献   
96.
97.
周国平 《党政论坛》2011,(16):35-35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顺其自然吧。  相似文献   
98.
夏明亮 《党史文汇》2000,(12):16-19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1882-1982),在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征服了社会科学中的一座又一座高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绩,矗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堪称社科中外学林中一株浓荫遮地的大树;然而更令人钦佩不已的是,在关系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赤诚,一次又一次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抉择,书写了一个真理追求者挺拔、伟岸、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99.
张昱洋 《学理论》2013,(6):34-36
《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个体逍遥的心灵境界,一是对世俗政治、教化的批判,一是个体生命在世俗世界中的融合。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庄子》,并能透过《庄子》来反观当下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体所面临的生命困境,然后依循、借鉴《庄子》中的人生智慧,在当下社会中走出合理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0.
《当代贵州》2013,(30):66-66
说到做人处事,儒家给出了许多值得参考的建议,譬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是指君子说话要非常谨慎,但做起事情来却迅捷有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者,当自己要立身处世时,也要让别人立身处世。例如我若要做个好老师,就必须好好教书。要做好老师是己欲立,好好教书则学生会受到影响而变成好学生,这就是我立了学生。再如孔子那句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人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为别人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