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799篇
中国政治   621篇
政治理论   304篇
综合类   5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学理论》2013,(36)
德育三课堂是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德育三课堂即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德育,其中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德育第一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第二课堂,网络德育是德育第三课堂。该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学生等主体的共同参与,在遵循教育性与愉悦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下,从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三个方面着手,把三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2.
贾美艳 《世纪桥》2011,(1):133-134
网络在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媒介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要搞好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播种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的关系、规范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教育他人与提升自我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把握好德育方向,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53.
《学理论》2016,(3)
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德育理应渗透在文化的发展之中,因而研究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德育的融合途径,促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演变,在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并设置为基础课程,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才能使得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立自强,提高自己的君子修养,从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4.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对国家与个人的责任,责任之间及其内部存在一定冲突,并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将“培养什么人”放在首位,注意平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改进德育方法,着力引导学生认识伦理道德素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有效解决冲突,更好地实现自身对国家与个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5.
公民教育: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实现,都有赖于公民素质的提升和公民教育的实施.当前,中国德育陷入了困境,其有效性受到了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质疑.实施公民教育必须推进德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明确内容,分清层次。同时,高校还应该改革教育方法,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57.
苏楠 《世纪桥》2009,(24):81-8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扣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家庭德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家庭德育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8.
杨东升 《政府法制》2009,(24):63-63
晋城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87年,现有36个教学班,2568名学生,106名老师,是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德育示范学校。学校始终奉行“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宗旨,始终坚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的培养目标,始终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59.
新加坡实行的行之有效而又极具特色的"德法兼施"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实施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要学习新加坡德育的成功经验,提高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0.
在网络环境下要有效地展开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树立开放、民主和仁爱的主导性理念,这是由网络特点决定的,也是大学生成长的要求,更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要求。理解和践行这些德育理念应该有宽广的视角和务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