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44篇
中国共产党   818篇
中国政治   642篇
政治理论   307篇
综合类   5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党员和群众代表提问,发展对象现场答辩民主测评和党员票决,均采用无记名投票答辩制、两票制,已在四川都江堰市的发展党员工作中全面实行。不久前,都江堰市崇义镇几名农民入党积极分子,均以超过80%的得票率通过公开答辩  相似文献   
992.
胡林 《党史文苑》2006,(4):68-69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研究孔孟的德育思想,批判继承其德育遗产,对于我们以史为鉴,搞好今天的德育教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93.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切实强化知行统一,努力做到:用正确的“知”指导大学生的“行;”用科学的“知”规划大学生的“行;”改进方法,抓住课内课外教学环节实施渗透式教育;严把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提高其感召力、亲和力。  相似文献   
994.
实施和谐德育对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其德育首位、全面发展,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突出主体、注重个性等理念为高校构建和谐德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5.
邹斌 《青年论坛》2005,(4):86-87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能为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动力支持、心理基础、实践舞台、思想品德保证和理论指导及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996.
坚持教学创新不断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教学实践中创新观念的落实和效果反馈,提出建立在教学创新基础上的德育教育,应着力于观念的创新、授课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心理平台,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积极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997.
短波     
《政协天地》2007,(5):58-59
全国首个孤寡义冢——“慈善园”在福州落成由福州市慈善总会与福州三山陵园有限公司联合建造的孤寡义冢——“慈善园”,近日在福州新店义凤村落成。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人数急剧增加,其中未成年人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网络社会中秩序混乱、规范缺失、监管乏力、泥沙俱下的事实,需要加强网络道德及其教育的研究,制定网上游戏规则,教育网民遵守网络道德.同时,教育学界亟待建构中国特色的网络德育学.综观我国网络德育学产生的生态环境,网络行为是网络德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99.
“两高一司”以《意见》的形式颁布实施了普通程序简易审。被告人认罪作为这个程序的适用前提而显得格外曙目,本文试图通过对简易审中认罪及其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说明该认罪的程序价值和独有特征,并对其疏漏的地方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000.
朱小蔓教授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方史志研究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韩国教育开发院项目评审委员,俄罗斯教科院外籍院士。此前,她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朱小蔓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