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于洁 《政府法制》2011,(2):17-17
提起范仲淹,不禁使人想起他的名篇《岳阳楼记》,更让人荡气回肠的是他的千古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这千古名句正是范仲淹一生为人做官的真实写照。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少有志操,苦心学习,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相似文献   
12.
偶翻《将乐县志》,发现元朝一名武将的名字很奇特,叫"吴按摊不花"。经过一番查阅,得知他出自将乐的望族,与陈友定、应必达的命运有关。他的家族全程参与了元朝近百年的血战史。然而,我没找到他的真名,困惑就此产生了。我不知道闽西北吴氏望族的将门里,是否真的走出过这个智勇双全的元末忠臣?如果忽略了争议,我就不能绕过将乐城里的吴林清了。在元朝的97年中,他为之至少浴血奋战了40年。  相似文献   
13.
忠臣的困境     
赵宗彪 《廉政瞭望》2014,(21):70-71
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与同僚的关系都不大好。为了削藩,他一口气出台了三十个政策,引起了诸侯的恐慌。晁父特地从颖川赶来,埋怨儿子做了蠢事。晁错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皇家安宁。晁父说,刘家安宁了,但是晁家危险了。  相似文献   
14.
官员历来只分忠奸,直到有了魏征,才出现新的提法。魏征独创了良臣概念,并把良臣和忠臣作了严格界定,各自确立了标准。很长时间里,他执著于良臣理念,用心走良臣之路,为政坛留下了一个神话。为什么魏征能负此盛名,他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拥抱希望     
赵亚兴 《学理论》2008,(21):25-25
什么是希望?梁启超在《说希望》一文中,劈头引用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希望者,失意人之第二灵魂也",并说:"岂惟失意人而已,凡中外古今之圣贤豪杰、忠臣烈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人开始提倡中国古代历史上传统的"三纲五常"、"忠君"等观点,引起一些学者的批评。历史研究要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我们从史实中发现:最高统治者一方面要求大臣无条件地忠君,另一方面又出于个人的需要而随意迫害忠臣。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忠臣,无论是忠于明君、忠于昏君还是忠于社稷,都往往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这恰是对忠君理想的绝好讽刺。  相似文献   
17.
公元945年,正值五代乱世。一位名叫刘琼的将军驰援末代“闽王”——天德帝王延政,抵达将乐县时,听说王延政已在建瓯投降了南唐。一时间,国破,无主,士兵们要拥立刘将军为王,但是,“琼义不肯受,自刎死”(《十国春秋“闽七”列传》)。  相似文献   
18.
张未弛 《法制博览》2010,(11):63-63
以《聊斋志异》著称于世的蒲松龄先生不仅文笔厚重,而且思路新奇,曾在冯国老的《冯溥行状》撰写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思与睿智,至今仍为山东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1,(1):52-53
在我们的印象里,马超一袭白袍,仪表堂堂,手中一杆亮银枪,白马银袍.简直是年轻又漂亮的少年杀手啊。为了报杀父杀弟之仇,带领一众西凉骑兵,在渭水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本身也是武艺绝伦,和曹操的猛将许褚,刘备的虎将张飞大战三百回合都打个平手的角色,最后还帮正义的化身刘备平定了成都。这是典型的忠臣孝子啊。  相似文献   
20.
任重 《法制博览》2011,(4):66-67
翻开中国历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或者看小说、观戏剧、听评书,里面都充满一个“杀”字。朝廷杀乱党乱民,乱党乱民弑君杀官;奸臣杀忠臣忠臣杀奸臣:坏人杀好人,好人杀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