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03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21.
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认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主、客观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认同模糊,甚至存在认同危机.应当从多视角,科学、全面看待监狱人民警察身份认同问题.同时,从持续推进监狱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社会化,以及持续推进监狱警察职业现代化等方面塑造监狱警察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22.
作为海德格尔思想主题的存在贯穿于其艺术之思,并因此使得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既联系又区分于传统艺术观念。告别形而上学是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基本出发点,而语词的区分则成为海德格尔告别形而上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23.
春声:呼唤风流布谷鸟声声布谷之后春牛便踩绿了日月蛮荒鹤影雁行挥写蓝天云轻风软燕子谈农事飞进百姓家营个新巢杜鹃啼血啼红山野新秧放翠放绿川田绿的蓝的红的紫的头巾飘飞风里似是彩蝶翔舞偎恋着香芬大地白的黄的橙的棕的斗笠晃动雨中疑是蘑菇撑伞追春于锦绣田园春在风动雨摇的竹林里呼唤郑板桥春在绿肥红瘦的花荫下寻找李清照可见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悠悠然便又化入那片桃花的烂漫可见苏东坡蓑笠木屐风雨踏春归来载酒堂前正欣赏一朵狗仔花会神微笑……风雨的春天不再那番风雨忧愁的春天不再那般忧愁归来的春天不再那样流放不再流放…  相似文献   
324.
刘晓英 《理论探讨》2006,2(4):39-43
传统哲学追问到的“本质”是“我思”出来的,它是纯对象性的;现象学的“本质”是“我看”出来的,它因此而投入了“我”的意向性;沿着现象学的思路,海德格尔将“我看”改写为“我做”。在“我做”的关系中,生发出一种全新的“本质”和一种全新的“思”———原生态的本质和原生态的思。在这里,本质既是对象也是“我”,既非对象也非“我”,本质不在“终点”,而在“路”上;本质不再是对象固有的,而是人赋予的,本质因人而异。思则是对这样的本质的“神会”。“神会”是内在于“做”的“思”,是“做”中之“思”,它不需要同一性的认知模式,它是走出认识论的新型的“思”。神会作为原生态的思,面向原生态的本质,因此,它不是思的浅化和消解;相反,它走进更深层的本质,并借以实现人类生存的根底性揭秘。  相似文献   
325.
32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进程,不难梳理出内蕴于唯物史观之中的人学致思理路。在批判以往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传统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确立并系统阐发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现实的个人",从而确立了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是类存在物"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从"现实的个人"拓展到"人类社会",系统阐发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327.
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和对话者,中国哲学呈现为以经典为基础的哲学之思,以经典为依据,是哲学之思的主要形式,"天人之际"是其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在诠释者与文本之间,不同的视域相激相荡,意义不断生成,郭象注《庄子》作为哲学事件,代表着一种成熟,它不仅表现在郭象注《庄子》时对诠释者与文本愿意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中,更表现在郭象《庄子注》中所表达思想内容即"游于羿之彀中与独化于玄冥之境"中,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人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超越在此得到了安顿。  相似文献   
328.
孙明跃  方伟伟 《前沿》2009,(3):83-85
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带,流传着一种与蒙古族火不思相似的弹弦乐器——苏古杜,主要用于演奏纳西族的古典音乐——“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对“苏古杜”这件乐器的起源和如何传入云南做必要的梳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29.
中国式"性理"和西方式"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本体论探究的不同路向、文字工具和致思途径的不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性理”追求的特质 ,它与西方式“理性”文化相比 ,有着不同的功能特征。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 ,我们要从传统的“性理自觉”走向现代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330.
海德格尔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与他对人类本真家园的追寻是一致的。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也就遗忘了人类的本真家园。克服形而上学之危机本质上乃是对存在与家园的回归。这条回归之路只有在“乡愁”意识层面才是可能的。因此,海德格尔对乡愁的讨论契合了自身对存在问题的深刻把握。这条基于“乡愁”意识而迈出的回乡之路,同时体现出海德格尔对语言的本质领会。语言作为方言,乃是对存在的真正的领会,而方言本质上是家园之音,也是人类家园之所以可能的见证。通过“乡愁”,人类在思的经验中认识到了存在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