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42篇
中国共产党   337篇
中国政治   458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张宏杰 《各界》2014,(9):64-68
1895年5月2日,紫禁城乾清宫中,一张大案上摊着一份条约文稿。24岁的光绪皇帝一遍遍地绕着大案急走,时而停下来,望一眼那份李鸿章由日本马关带回来的条约。一声沉重的叹息后,他坐了下来,举起毛笔,饱蘸朱墨,颤抖着在文件上签下了一个大大的“允”字。之所以如此难于落笔,是因为这份条约的内容实在是太苛刻了。这份后来被称为《马关条约》的文件规定,因为甲午战败,中国要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这些地方开设工厂。  相似文献   
962.
夏燕 《法国研究》2014,(3):94-100
理性概念和感性概念是哲学界两个独立的研究实体,二者在对立与冲突中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文学吸收了哲学发展的成果,17世纪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思潮与感性主义思潮的萌生、形成、发展是文学领域对哲学成果的力度性呈现。文章在梳理了理性概念、感性概念之后,糅合文学思潮、时代特色剖析了理性与感性的冲击与碰撞,并借助《危险关系》小说德维拉夫人的性格分析,阐述了理性与感性冲击与碰撞的阶段性特征,作出总结和走向性预测。  相似文献   
963.
<正>中国工商银行围绕中心工作和员工思想实际,探索打造"感动工行"评选活动这一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色品牌,着力挖掘和宣传立足岗位作贡献、体现先进文化特质和崇高道德品质的基层行员工。从2008年以来已举办三届"感动工行"员工评选活动,每两年组织一次,每届评选10个"感动工行"员工。这一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工行特色,成为新时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载体。成立评选委员会,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964.
上海租界经过10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租界文化.租界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和特征,这种文化样态对上海市民性格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红色廉政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人民性、革命性与科学性、传承性与时代性、独特性与多样性等多重特质。其中,民族性与人民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价值旨归;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理论品质;传承性与时代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实践追求;独特性与多样性是红色廉政文化的样态内涵。新时期,红色廉政文化将以其先进文化的基本特质继续发挥引领道路、弘扬精神、凝聚力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66.
《法学杂志》2012,33(6)
中国古代民族法是多元一体中华法制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充分尊重和发掘少数民族自身的法律文化,又强调民族凝聚力和国家主权统一,既注重政策,又注重法律,既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权,又促进地方的法制化管理,有效地维护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967.
新加坡在建国后能够在全民中形成价值共识,实现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原因就在于其确立了以国家精神、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国家文化特质,文化特质的形成模式具有鲜明的国家特点。作为地域互为近邻、文化一脉相承的邻国,新加坡依靠理念指引、官员带动、制度保障、社会合作的文化发展模式值得中国借鉴,尤以培育国民精神为灵魂、以政德官德建设为指引、以法律法规为依归,以开放合作为动力的文化建设经验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8.
王旻 《前沿》2014,(9):68-69
陈亮的思想一般被概括为事功主义或功利主义。他对于公私关系的阐述独具一格,而且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这不仅意味着他的公私观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展现了陈亮事功思想的特质。更进一步,陈亮的公私观甚至可以认为是其思想的本质所在。正是在公私观的基础上,陈亮构建了他的事功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69.
民族性格对我国法治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中国人因循守旧、含蓄忍耐的保守性格。本文追溯了小农生产方式、宗族主义、集体观念以及专制主义等传统民族保守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而揭示民族保守性格对于现代法治建设的迟滞性,即普遍权利意识的形成缓慢、法律监督遇主观瓶颈、借鉴西方法治受阻、总结本国法治受限、社会不稳定因素潜伏等,辩证地指出二者亦具有契合性,从而明确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民族保守性格,并从中吸收本土资源,促进法治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70.
正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契合。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决定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本体上和路径上就是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表征。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了良法的基本价值,包括秩序、公正、人权、效率、和谐等。现代法治还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善治的创新机制,在中国语境中,其基本特质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依法治理,三是公共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一,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性。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