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461篇
中国政治   348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李邦铭  曾长秋 《求实》2012,(1):7-10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他们揭示了国家社会管理的政治性质和阶级性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管理暴露的弊端,阐述了作为过渡阶段的无产阶级国家社会管理的基本策略,展望了共产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现阶段,重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2.
龙钢 《今日上海》2012,(3):54-55
年龄在五六十岁左右的人应该都记得,有一部名叫《渡江侦察记》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淮海战役胜利后,积极准备横渡长江,继而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故事。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当年看过此片的观众对片中那个机智勇敢的侦察员小马留有深刻的印象。殊不知,“小马”的原型就“近在眼前”。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水兵、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军战斗英雄王维福。  相似文献   
33.
李涛 《当代广西》2012,(9):30-30
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在理论和现实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4.
郑建 《前线》2016,(6):54-57
正0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毋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  相似文献   
35.
恩格斯晚年关于美国工人运动的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886年之前,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前进性;1886年之后,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曲折性。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美国工人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恩格斯还指出美国工人运动充满曲折的三点原因,这三点原因都成为后来的美国例外论的核心论点。恩格斯对美国工人运动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但他也忽略了阻碍美国工人运动前进的其他因素,如美国的共和传统以及民主、共和两党对第三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6.
《求实》2015,(6)
晚年恩格斯确认了"马克思学派"的基本观念,构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其学术探索并非对马克思思想的重复表达,而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拓展。他建构的"我们的理论"是否反映马克思哲学特质,是百余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马克思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争各具价值,但都不能否认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以及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独特价值。回到晚年恩格斯的文本视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现实功能及其历史流变,可以把握晚年恩格斯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37.
《党政论坛》2012,(20):10-11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能不能正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敢不敢评说毛泽东的错误?不仅关系到中国能不能走出“文革”的历史阴影,而且关系到中国之后的道路将如何走。在胡耀邦亲自组织领导下,中央党校开展了一场全校范围的“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是党内以实践标准评价“文革”的开篇之作,开启了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先河,奏响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寒柏.  相似文献   
38.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唐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迁秘书监,故人称“贺监”.少以诗文名扬京城,为“吴中四士”之一.为人放旷,善谈笑,性嗜酒,清鉴风流宛若神仙.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出场的就是贺知章.  相似文献   
39.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架构,理论界主要存在着"两个组成部分说"和"三个组成部分说"的分歧。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说法,但表达过"两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态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总称。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阶级斗争学说",并强化了这一学说的理论地位。恩格斯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说"之间的差异,并没有证明恩格斯和列宁的对立,而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0.
关于社会形态问题,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转向。马克思早期主要剖析以英国为"样本"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侧重于在静态分工和所有制的角度下解读社会形态结构,在动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野下把握社会形态演进,初步形成了分析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东方社会农村公社存在的普遍性、内在的二重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命运,在宏观上完善对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考察社会形态的不同演进路径,在微观上分析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独特的历史境遇及其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关社会形态问题的新认识。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空间转向,明确割裂马克思思想整体性的理论本质,阐明马克思晚年在社会结构、动力和发展道路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把握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