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461篇
中国政治   348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科学方法是构成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理论研究总有贯穿其主体的某种思维方法,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文章试图对批判的方法、经验研究的方法、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2.
张有军 《前沿》2011,(15):23-26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经典表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当时特定的历史问题所做的阐述。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经典概括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重新界定。本文把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工人阶级领导人民群众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一表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性、发展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色。  相似文献   
93.
散木 《同舟共进》2011,(10):57-62
【左还是右:荡在秋千上的人】 1982年1月,胡乔木仿鲁迅《我的失恋》,作《歌者》一首,诗曰: 羡慕我的,赠给我鲜花,厌恶我的,扔给我青蛙。酸甜苦辣,为美的追求,这缭乱的云烟怎得淹留!在路旁劳动和休息的乡亲,凭咱们共死同生的命运,我要上高山,看人寰的万象,要畅饮清风,畅浴阳光,要尽情地歌唱,唱生活的情歌,直到呕出心,像临末的天鹅。  相似文献   
94.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的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聚集和形成整个阶级的革命力量。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实践中提出,"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就不能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具有理论借鉴的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梦的崇高事业需要由党来领导。党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增强"铁一般"党的纪律意识,增强治国理政的实际本领。  相似文献   
95.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法制只是资产阶级的法制,只在形式上承认平等,目的在于压迫人民,并且自身漏洞百出以致难以有效实施。从而,揭开了资本主义法制的层层伪装。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法制的批判,实际上也是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法制提出的要求。强调社会主义法制应当保证自身的科学性,真正成为人民意志的表现,保证人民享有事实上的平等权利,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这些思想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
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字泉甫,号少云,有时也用少筠,晚年又自号随庵.他祖籍江西南昌,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生于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宛平),一生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去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公元1898年3月6日),也就是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活了80岁.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起的高寿.  相似文献   
97.
"交往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对交往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首次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今天,我们重温"交往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
郑洁 《理论探索》2007,3(5):46-49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在"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着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倡者,他早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两篇理论文章中所阐发的许多思想,被马克思吸收,成为《资本论》Ⅰ卷写作的重要参考文献。恩格斯参与了《资本论》Ⅰ卷的创作出版和宣传,编辑、出版了《资本论》Ⅱ卷、Ⅲ卷。恩格斯驳斥了对《资本论》的种种攻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0.
赵丽华 《学习论坛》2008,24(6):23-26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科学的内在逻辑结构.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要想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内在逻辑中国化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