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天理与人情为内容的情理观影响、规范着中国传统社会民事法律规则,确立了传统民事法律的最高要求与最低底线,其以儒家礼治思想为基础,以公允、诚信、习俗原则为表现形态,贯穿于古代社会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天理、国法、人情的和谐既是古代封建官员追求的目标,也是民众民事行为的准则,并由此构建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人情社会。在构建中国民法典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科学地对待传统的情理观,取其世俗化、民族化以及权利义务对等性等合理因素,为制定融传统性与现代性为一体的中国民法典所用。  相似文献   
72.
从要饭娃到厅级高官 王寿林1962年出生在安徽省来安县农村。在他幼小的记忆中,全家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8岁时,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他不得不同姐姐一起外出讨饭。  相似文献   
73.
《学习导报》2012,(15):35-35
推进理论大众化,首先要解决好为谁立论、为谁著说、为谁代言这一根本原则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人民大众作为价值归依,始终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坚持面向群众、心系大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有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有服务群众的自觉自愿。要坚持思想上尊蜇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把真情实感渗透到理论和政策的宣传阐释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收到“理到情也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顾建梅 《检察风云》2012,(20):74-75
听不进道理的孩子初三的李鸣一进门就气冲冲地把书包扔向沙发,口中愤愤地说:"讨厌的地理课,讨厌的范老师,讨厌的板块漂移……我再也不想学地理啦!"妈妈猜测儿子受刺激了,便问:"怎么了?地理课和范老师惹着你了?""就惹着了!"李鸣犟犟地  相似文献   
75.
情理作为一种有惯性的传统,在当代中国司法中不可忽视.如何将情理的价值功用引入司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从情理进人司法的基本途径--司法调解和裁判人手,采取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情理进入司法实践的基本途径.第二部分将从事实认定、司法解释、司法推理切入,研究情理进入当代中国司法的具体技术.结语主要分析情理进入司法的限度.  相似文献   
76.
秦宗文 《法律科学》2007,25(1):82-88
有"确信"方可定罪,"疑罪"则应从无,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实践中,无确信而定罪或明或暗存在,导致疑罪从无原则出现了异化.这种异化的重要原因是情理与法治的冲突,解决的路径在于法治对情理的要求适度让步,对传统的疑罪从无理念进行松动,降低确信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77.
法治秩序在乡村的建立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是社区情理的普遍存在是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客观现实,无法撇开社区情理来谈论乡村的法制建设。转型期社区情理的特点有利于送法下乡,送法下乡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乡村程序理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78.
孔孟儒学不仅通过对道德和法律的不对称比较,强调"德优于法"、"德本法末",而且依据血亲情理精神主张"为私德弃公法"、"舍公法取私情",认为人们可以为了维系至高无上的亲情私德而违背社会群体的正义法律,从而导致了忽视法律尊严、否定法制价值、消解法治意义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9.
中国古代法官在比附援引实践中,过多地受到案件事实之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非根据法律的形式思维来判断事理是否相类。本文指出传统法官在比附援引中将案外因素作为价值判断的关键因素使得中国古代的比附制度给人一种罪行擅断的印象。  相似文献   
80.
赵毅 《法制博览》2013,(11):52-53
疑罪从无是刑事法律发展的趋势,刑事审判中的疑点更加容易引起关注。对证据的理解、对法律的适用的理解甚至是对社会政策的理解,都是形成"疑罪"的原因。而司法对待"疑罪"最终的态度,还是需要通过司法审判活动才能有最终的结论,审判人员在对证据、法律、政策的理解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将采纳情理推断的审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