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239篇
中国政治   245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康辉 《工会博览》2013,(33):5-8
从2009年6月5日早上惊闻噩耗,至今,罗京老师已经离开我们4年多的时间了。每每回想起来,我唯一稍觉安慰的是.我到底曾更走近过他一些。那是2009年的元宵节.我去看望他,他是那样淡淡地、从容地微笑着,和我谈工作、谈生活的甘苦、谈为人处世的方式。他对我说.“你该更主动与人沟通.你现在上了一个台阶.该更严格地控制自己.该做个有心人……”  相似文献   
22.
许丽君 《湘潮》2015,(1):46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基地,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构建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我们召开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去年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各地推进感恩行动的成绩、做法和经验,深化对感恩行动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24.
<正>重庆市合川区以道德文化建设、道德实践行动、道德典型评选、道德机制固化为抓手,大力实施"德润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注重宣传教育以"三种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分别在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工商企业界人士中开展道德教化和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是建设"清新从政文化"纯洁政风。编发政德读本,开展政德论坛,组织政德演讲,撰写政德美文,建设机关文化墙,提炼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5.
范云六 《湘潮》2011,(12):1-1
三湘大地,自古人杰地灵,风流人物辈出,一代名臣曾文正公和缔造了新中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皆出生于此。不唯有杰出的政治领袖,湖南也孕育了齐白石、沈从文等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湖南在地域上不是中国最大的省,在人口上不是中国最多的省,而在文化上却是最有特色的省份之一。敢说,敢做,  相似文献   
26.
《中国统一战线》2011,(6):34-34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统一战线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和区委“服务零距离、建功十二五”活动。  相似文献   
27.
近日,山西省寿阳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总商会、光促会共同举行了“同心·新晋商万企联万户感恩行动”现场会。晋中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姚素萍等出席会议,此次活动共发动了100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筹资25万元购买了200份礼品,集中慰问了200位老八路、老党员,并为“三老”人员后代中的13名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  相似文献   
28.
《时事报告》2014,(1):F0002-F0002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和谐建设在基层”等活动,大力倡导“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积极探索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新路子,共筹集到1.87亿元善款用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捐资助学办学、见义勇为慈善基金、天网工程、“美丽北流·清洁乡村”等各项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全市形成了人人知恩、感恩、报恩,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用爱心托起了“好人社会”。  相似文献   
29.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门学科.当前,如何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试就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探讨感恩教育的范式,为感恩教育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以切实提高感恩教育实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0.
营造感恩气氛,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深化感恩的层次,强化感恩意识。①教会学生识恩、知恩。②教会学生知恩图报。③教会学生施恩不图报。拓宽感恩途径,实践感恩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识恩、知恩,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报恩、施恩,养成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