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7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201篇
中国共产党   648篇
中国政治   885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1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1986年参与电影《英雄本色》的服装设计以来,十多年间,参与多部电影、戏剧美术、服装制作。2001年以《卧虎藏龙》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与英国影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受到国际瞩目。近年来游走于服装和视觉艺术之间,2002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时代的容颜”服装特展,2003年在法国和西班牙举办特展,向世界传达他诠释的东方艺术之美。2004年任第28届奥运会表演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阳门外》是作家沈家和创作的系列京味小说,共九卷。其中前六卷《鬼亲》、《活祭》、《老铺》、《药王》、《鼓妞》、《曲身》均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j1999年11月25日,双方(作家沈家和与北京出版社)就出版、发行《正阳门外》最后三卷小说《坤伶》  相似文献   
13.
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双拥文艺创作活动结出累累硕果,从全国各地、各部队报送的327个双拥文艺创作作品中,经过专家认真评选,舞蹈类、歌曲类、曲艺类、歌(戏)剧类、小品类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86个,优秀组织奖10个。从这批获奖作品中,各个门类创作数量丰厚,形式、风格、流派多样,体裁、题材、主题丰富,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新时期双拥文艺欣欣向荣、蓬蓬勃勃的气息。  相似文献   
14.
郎伟 《共产党人》2005,(6):52-54
散文的创作是一种心灵的事业而非简单的文字表达。有生活阅历,没有才情和智慧写不好散文;有才情而阅历浅薄、识见平庸者也称不上是出色的散文家。只有将阅历和才情、思想结合得相当完美的作者,才可称得上是优秀的散文作家:基于上述理由,多年来我一直喜欢阅读“上了点岁数”的人所创作的散文。因为我相当看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对一个散文家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辽 《唯实》2003,(8):183-186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把"弱势群体"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在社会主义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李林达 《今日浙江》2006,(24):50-51
浙江是戏剧大省,越、婺、昆、绍等剧种争奇斗妍,姹紫嫣红,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今天浙江梨园的百花齐放、繁花似锦,不能不提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浙江戏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老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身兼小说家与戏剧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小说创作的某些特征明显地渗透在他的戏剧创作之中,从而以他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美学追求,创造出了独具老舍风格的戏剧文体,给读者和观众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3日,又一场戏剧般的梦结束了,被称做“亚洲女首富”的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在获得300亿元遗产的第二年,病逝香港。空无一物来,空无一物去。龚如心的突然离去,在香港乃至全国地产行业产生了轰动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平 《北京观察》2002,(7):42-45
关于"样板戏" 关于样板戏,我同意我们今天应当"摆脱被利用为'样板'的政治怪圈","以平常心态看它为正常的戏剧作品".但是周良沛同志的文章(以下称周文)断言"剥离开'文革'的政治后,已显出它原本的审美价值."以此来说明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并进一步暗喻表现现代生活是京剧改革的必由之略,这一看法也"可斟酌".现在,我也早已"摆脱"了听到样板戏后"头疼、冷颤的生理反应",可以对它进行冷静的评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