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540篇
中国共产党   1532篇
中国政治   1633篇
政治理论   400篇
综合类   52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观点与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研究阐释。  相似文献   
52.
秦俊勇 《小康》2005,(9):43-43
反对者:许德民(职业:画家、艺术评论家)国学现在的恢复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社会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四书五经在过去是好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未来发展肯定还是依靠新知识。靠四书五经怎么能发展呢?这本身就是荒诞的一件事情。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也是专才,培养的是现代化的人。  相似文献   
53.
一位负责安全的干部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追究非常执着,使得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一次,朋友劝他,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安全技术人员了!”  相似文献   
54.
詹爱萍  郭锐 《中国公证》2005,(10):29-31
和谐是时代之魂,和谐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当代使命和建设主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制做保障、做依托、做基石、做后盾,公证则是法制体系中最和谐的元素,公证制度自身所体现的"和谐"特性与和谐社会有天然的契合性,如何发挥公证之"和谐"本色是公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体现着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有机统一的意旨。  相似文献   
5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着重强调发展目标,“全面发展”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发展是…  相似文献   
57.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在云南实践和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并据此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在云南实践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58.
孙英 《思想战线》2003,29(2):16-20
幸福概念深刻而复杂,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把握。首先,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与此相对,不幸首先是人生重大的痛苦;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不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59.
人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权与人性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从人性入手,才能深得人权的要义。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社会人”或“文化人”,人是追求各种价值的“经济人”。从“价值人”理论的视野里,人权的实质是人对各种价值的追求权;人权确保的不是某种具体的权利,而是权利的全面性;人权全面性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积极地促进人权从片面人权向全面人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60.
周菲 《长白学刊》2005,(5):74-77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是社会与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结果.城市发展内涵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科学、健康的人格养成.科学、健康的公民人格是城市发展的软环境需要,是支撑城市道德文明的基石.城市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的集中体现,是公民人格养成的主客观环境.同时,城市发展也对公民人格的养成提出了内在规定性,如法制与道德原则、独立与自主原则、开拓与创新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