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396篇
中国政治   210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战场环境是指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战场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对抗环境等构成;战场环境具有客观性、多元性、层次性、双重性和可变性等特征。从警察执法合同战斗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战场环境构成及其特征,其目的在于揭示战场环境与战斗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规律,对寻找警察合同战斗规律,以确立正确的作战指导,趋利避害,取得警察执法合同战斗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张愈 《法制与社会》2010,(4):246-247
战场证据作为法律战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直是交战双方争夺的核心。分析战争证据运用的途径,主要有证据威慑、证据打击、证据反击、证据约束、证据制裁、证据防护等六种途径。  相似文献   
83.
军人因战争而生,为和平而存。黄和平,一个普通的共和国军人,或许自从父母为他取名"和平"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的生命会与金戈铁马结缘,与守护和平相系。带着种种猜想.笔者走进了兰州军区"雪枫团",走近了这个曾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历练成才、回国后学以致用并带出一大批身怀绝技的侦察尖兵的优秀共产党员——黄和平。  相似文献   
84.
古代的号角     
《天津政协公报》2013,(2):46-46
<正>古代军旅中使用的号角是用兽角做成的,故亦称角,它是东汉时由边地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由于它发声高亢凌厉,在战场上用于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如"鸣角收兵"之例。后来角也用于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随着角被广泛使用,制角材料也改用轻易获得的竹木、皮革,还有铜角、螺角。角的型号也长短大小有别,以适应不同需要。元明以后,竹木、皮革制作的角消失,铜角的使用最为广泛。到清末,新军创建,"洋式"军号盛行,角就退出历史  相似文献   
85.
<正>一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强大的攻势下,1954年在越南的法国侵略者无力再战,企图谈判!1954年7月21日的日内瓦会议,法国和越南双方就印度支那停战和政治解决达成了协议。法国侵略者被迫同意撤出印  相似文献   
86.
佚名 《广东党史》2010,(9):44-44
<正>抗美援朝的硝烟早已远去,但六十年前的一幕幕时常在眼前出现,特别是几个小插曲至今让我记忆犹新。1951年冬天,正在贵州剿匪的我师集体参加志愿军,立  相似文献   
8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的年代,在党的队伍里涌现出一大批女性豪杰。昔日东北抗日战场上便有一位名扬四方的女英烈,连敌伪的报纸也惊叹于她"红枪白马"的英姿。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赞的"万民永忆"的女英雄赵一曼。  相似文献   
88.
永新无数佳儿女,烈士八千磊落才,这是郭沫若1965年6月到永新时写下的赞诗。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历朝历代英才俊杰辈出。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永新有参加过长征的师以上军政干部300余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永新弟子中,军级干部就有8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永新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井冈儿女的荣耀。本文所要展现的,是这8位军级干部在异国战场上的豪气和风采。  相似文献   
89.
俄格战争爆发以来,被称为“黑海门户”的克里米亚半鸟犹如第二战场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黑海舰队先是对格鲁吉亚进行海上封锁,后又造访阿布哈兹;  相似文献   
90.
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在汶川、北川,什邡、绵竹……数以万计的房屋瞬间倒塌,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离去……这是一场空前的救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所有人的目光急切地投向了受灾地区。官兵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与灾害抗争,用大灾难激发出的大无畏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本刊特派记者奔赴一线,见证和记录了广大官兵决战废墟,争分夺秒拯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壮举、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