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汤勇在7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据我所知,一些名校"成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要么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通过一味高压,靠分数、靠追求片面升学率去赢得"名校"桂冠;要么就是采取不正常手段,到处挖优质生源。一些学校甚至组建专门队伍,通过内线和提供信息费等方式,寻找好生源,再以各种承诺和重奖等将其挖走。还有的"名校"双管齐  相似文献   
42.
《瑜伽师地论》乃印度大乘佛教之重要典籍 ,亦为唯识学派所宗之根本论典。此论述及三乘时 ,必先厘清种姓之有无 ,方始谈修行。三乘中 ,又以“声闻地”及“菩萨地”占最多篇幅 ,此二在境行果的次第上 ,虽截然有别 ,但造成差异的问题根源 ,则来自于种姓的不同……此等主张 ,于佛教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极为特殊 ,却也备受争议。本文研究 ,主要经由“声闻地”及“菩萨地”的种性思想 ,尝试说明 :唯识宗其实并没有否定“众生皆有佛性”的基本信念 ,只是企图透过一种教学上的方便 ,安立有情于不同的修学层次中 ,成就较为接近现实的修行归趣。则从这个角度来说 ,历来对唯识宗的问难 ,都将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3.
50年前被美国重型轰炸机B29炸翻了近3尺的上甘岭现在早已被青松和绿叶覆盖。经历过那场世界罕见、残酷无比的战争重创之后的上甘岭,几乎已完全恢复了原样,但人们内心深处却永远无法恢复平静。今年的《亚洲周刊》评论说:“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打击地下目标的能力并不比今日在阿富汗打击塔利班使用的GBU27/24激光导炸弹弱多少。”面对同样的轰炸.为什么伊拉克军队一听到飞机轰鸣便如鸟兽散,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却无所畏惧,反而让美军胆战心惊?当然结论应该是毛主席战争论的观点: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仅仅是武器。“草莽班子”是不能和我们吃大苦耐大劳、英勇顽强机智无比、视死如归的志愿军英雄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44.
李莉 《党史博览》2007,(9):36-39
一 江青在北京搞所谓的京剧改革调查研究,以京剧革命的"旗手"自居,把"女皇"的淫威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琪就是在这种复杂微妙的情况下坚持工作的.  相似文献   
45.
樱子 《小康》2005,(8):74-77
很少有人会提起上虞这个地方,是因为它远离杭州和宁波。或许更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是它本来就是一个隐没于世的地方。或者说,它曾是一个隐士出没的地方。在上虞最早的年代里,虞舜大帝为了躲避战乱南迁隐居于此。东晋的谢安隐居在上虞的东山,王羲之等世族望门也纷纷暂居此地,一时间名士云集,海内瞩目。或许并不是巧合。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群文人骚客,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等暂居于此。致使这里成了一片中国文人的乌托邦之地。文人们在历史转折的时候选择了乡间的民粹主义和平民精神。丐唐诗之路的缘起那是西晋南迁后的一天,天似乎还带着…  相似文献   
46.
黄瑶 《党史博览》2008,(6):46-48
林彪原名林育蓉。1925年,林彪在武汉共进中学读书时,被共青团推举为湖北省的四个代表之一,赴上海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为了防备迫害,林彪化名尤勇。尤勇和育蓉,用湖北方言读,语音相近。  相似文献   
47.
起草九大报告时,陈伯达不愿和张春桥、姚文元合作,毛泽东对他已不信任 1969年的第一季度,新恢复的政研室需要开展一些工作,因研究院的人员分配尚未进行,故陈伯达通过宣传队和夺权总部勤务组先抽调一些人去政研室帮助工作。  相似文献   
48.
孟祥才 《春秋》2010,(2):17-18
1967年4月间,以戚本禹批判刘少奇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清宫秘史)》为标志,掀起了“文革”中的所谓大批判高潮。此后,全国的大报和各地造反派办的多如牛毛的小报。发表了连篇累牍的批判刘少奇的文章。我当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历史所“文革”小组成员,自然也积极投入这场批判运动中。  相似文献   
49.
翁元 《各界》2010,(1):17-18
蒋先生是一个非常喜欢玩弄文字游戏的人,只要有什么大的庆典,需要有一篇什么训词的文稿,要以他的名义或者声音发布时,这就是他最重视的时刻,修改文稿一句一字从不马虎,斟酌得特别留神,甚至到了废寝忘餐的地步。通常,比较重要的文告稿子,是由他本人当面口述大意,秘书秦孝仪则在一旁笔记下来,然后连夜赶好草稿,先给秘书长张群看过以后,马上就送到老先生面前,再给他过目。  相似文献   
50.
蓝英年 《各界》2010,(6):75-79
一 张东荪是何许人?七八十岁的老知识分子可能多少知道一点,再年轻的就未必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