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已成为一种新的诈骗犯罪类型。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向手机用户发送虚假信息,以骗取手机用户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文从手机短信诈骗的犯罪构成、完成形态及危害结果入手,对手机短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
麦加 《创造》2015,(7):66-67
<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聚焦整治为官不为,能够带动干部作风全面转变提升。"八项规定一出,干事没了好处""干事是大家的,出事是自己的,宁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改头换面的"为官不为"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对"为官不为"现象加强整治。针对当前少数干部中出现庸官懒政、为官不为苗头,云南昆明市委组织部近期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治理为官不为,是昆明首个整治"为官不为"的制度,按规定建立昆明市  相似文献   
63.
64.
这是个活力四射的团队:玩手机的,玩出了手机短信评警;爱微博的,弄出了全国首创的公安失物招领微博;喜欢与人聊天的,通过警民QQ群破案件、抓在逃人员。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区分局庐山南路派出所就位于秀丽的市区西南部。走进这个全国一级派出所,大厅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民警服务热情,语气和蔼,使人如沐春风;走廊两边  相似文献   
65.
今年,洪雅县为切实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难、教育培训难等问题,制定实施“指南针计划”,以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搭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平台。该平台的任务是向“两新”组织负责人宣传党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6.
吴海 《当代广西》2013,(8):50-50
案情:2010年9月24日23时58分至9月25日零时12分,原告农某某在崇左市区接到被告中国某银行大新县支行服务短信,原告卡号为622208210200017XXXX的理财金账户卡在ATM上取款三次共14万元,产生手续费330元。原告收到手机短信时理财金账户卡在其身上,且当时没有进行上述转账取款行为。原告当即拨打电话挂失,并用手机报警。经大新县公安局立  相似文献   
67.
运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09.0,对收集的10位在校本科生的3405条短信文本进行类属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后现代价值倾向。这些短信从形式上看,具有即刻性和可复制性、自由性和接收的被迫性、“一对多”的发送方式、用语的多元化和简单化、标点符号的多样性等特征;从内容上看,不仅存在解构主义倾向,而且还在涉及到大学生的人生观、宗教观、消费观、婚恋观、政治观等领域,表现了大学生们明显的后现代化倾向。  相似文献   
68.
<正>在机关所属部门当一名普通公务人员,公务之余,见缝插针,孜孜不倦,痴迷于诗歌创作,这就是晓娜。数年前,因工作的联系,有幸认识了她。初次见面,只觉得她为人爽朗,待人热情,但尚不知她还是位诗人。2009年初春,在一次友人的聚会上,读到她从手机短信上发来的诗篇,始知她的热情,乃是源自于诗人的激情。现在她的《诗选》正式出版了,我又有幸成为了首批读者之一。  相似文献   
69.
新媒体是指在Web2.0环境下,人们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互动的媒体,形式有手机短信、手机微信、微博、数字媒体等。近年来,新媒体在高校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深受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构建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已成为当下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深入研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0.
阿计 《江淮法治》2008,(14):1-1
灾难往往能够检测一个民族的道德力量和精神深度——尽管这是一种过于残酷的考验方式。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难以想象的惨痛,也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难得一遇的感动。我们看到,母亲的怀抱护佑着幼小的孩儿,用手机短信留下了爱的遗言;丈夫背负着妻子的遗体,捍卫生命最后的尊严;失去亲人的灾区女警,依然忠诚于自己的职责;而无数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教师,则用血肉之躯换取了学生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