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93篇
中国共产党   456篇
中国政治   629篇
政治理论   332篇
综合类   2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毛泽东思想把来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风格的理论,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浸润于中国文化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传统思想文化在其思想理论的形成中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古典文学和道家文化形成了毛泽东飘逸洒脱的浪漫主义特质和诗人情怀;墨家思想造就了毛泽东的侠义品性和力行精神;兵家思想则缔造了毛泽东在一系列战争中无往不胜的传奇神话:而儒家的中和思想、刚健精神、知行现念、乐感文化、民本思想和辩证思维则无疑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272.
公共行政领域中批判理论的特质、缺陷及其实践性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与实证研究相比,批判理论与公共行政实践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论文试图探寻批判理论与公共行政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论文将批判理论的特质归结为拒斥决定论、否定主流意识形态与挑战现实,并分析了它与实践脱节的重要缺陷及其根源,进而指出:要使批判理论得以复苏,关键是关注和引入"参与式研究"、"批判辩护"之类的实践观,从而使其更适合于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273.
274.
规范基础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中心问题。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从理论逻辑而言,既是批判现实的标准,又是面向未来的乌托邦展望,是先验的,又是立于经验的。哈贝马斯认为从马克思直到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学者都未能在这两个维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从而也未能为社会批判奠定稳固的批判基础。  相似文献   
27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重新解读《神圣家族》的理论出发点。作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理论成果的“感性活动”原则是理解《神圣家族》的理论基点。在“感性活动”的理论境域中,《神圣家族》的真正的理论重要性即刻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76.
鲁娅妮 《前沿》2007,(3):53-54
卢梭在教育领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值得去细细品味、琢磨。本文着重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对过去教育的批判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7.
“文化台独”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文化台独”理论进行了全面剖析 ,历史地考察了它的思想渊源以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其理论观点和表现形式的分析 ,揭露了它为“台独”服务的实质 ,并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提醒人们对“文化台独”理论的危害性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8.
回顾中外哲学、文化交流历史 ,我们看到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漫长过程中 ,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共和、科学等这些反映西方工业文明的政治、伦理、哲学思想 ,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两大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许多哲学观念 ,对我们的观念更新、社会变革起着催化促进作用。尤其是传入中国的一种先进的现代西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把一个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日益繁荣倡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观今鉴古 ,今日中国要发展、要富强 ,既要宏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坚持改革开放 ,扩大中外哲学文化交流 ,批判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79.
论法律与理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性作为非权力话语 ,是法律人自我理解的前提 ,而自我理解又是法律人自我存在的依据。法的规律性认识可以通过运用人的本能的理性来获得 ,理性已不单是一个人的理性能力问题 ,而涉及主体相互间的语言沟通、交涉与理解的架构。我们对法的理性的理解 ,通常是从认知理性与道德或实践理性两种意义上来认识与讨论的。人们对法与理性的认识不是被动意义上的认识 ,而是一种解放性、扬弃性的认识。所以 ,法的理性还是一种批判能力。法的信仰不能超越理性。信仰一旦超越理性、为信仰服务 ,则将导致理性丧失生命。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或无力回应当前理性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 ,我们就无法切实地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充分而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80.
产生于 1 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与产生于 2 0世纪中叶的后现代主义都具有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共同特征。然而 ,两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后现代主义只是以游戏的方式批判资本主义 ,满足于对语言的“拆解”、对中心的颠覆、对价值和理性的消解 ;而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本质揭示 ,对其社会制度的弊端进行猛烈的抨击 ,提出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此 ,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 ,马克思主义比后现代主义深刻和彻底。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阶段 ,我们不能用后现代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 ,而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