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2.
早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之际,"技术革命"的思想因素就已蕴含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同时,则明确提出了"技术革命"的口号.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的革命观,而且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关于“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为什么说这一时段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阶段国际国内环境有何特点,如何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这是我国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本文试就如何认识这一科学判断,进行简单分析。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在国家发展的重大阶段,恰逢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存在一段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出现良性发展的有利时机,如果把握得当,社会可以获得巨大进步,而一旦没有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54.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4,(9):124-127
大数据时代超庞大的信息量已经困扰视频监控行业,由于云存储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储难题,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它会在大数据时代对视频监控市场格局产生巨大推动,或许带来新一轮洗牌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55.
朱步楼 《唯实》2013,(7):20-23
当今世界,以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加快催生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如何认识和把握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新特点、新趋势,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6.
当代世界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将会发现决定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凸现了知识劳动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改变着社会结构。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扩展是以技术革命为根本动力的。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国际金融资本的全球性垄断,同时,也导致了个人所有制的发展和私有制的社会化变革。社会主义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垄断资本专制的否定、对私有制的扬弃。现实社会主义限于历史条件和当代世界发展态势,不可能也不应当是理想化的。它必须立足于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致力于市场体制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奋力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57.
颜岩 《探索》2007,(3):83-88
美国著名批判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确认了当前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认为全球化的实质不过是资本主义的重组;从科技变革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技术不但推动了全球化的实现和扩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左派激进政治出发,他认为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奴役和压迫,还代表着反抗和解放;从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出发,他拒斥了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为我们客观分析全球化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凯尔纳的这些思考无疑扩展了我们对全球化和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8.
数字技术革命的迅猛爆发,一方面激发了深刻变革治理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又在不断维护和巩固着技术能力及资本能力占优势的巨型平台的地位。公共政策研究必须关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促使数字技术革命承诺的先进理念真正惠及更多普通主体。改变现状权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思考这种努力,其具体包含设置动态权益保护机制、培育新兴市场主体、加强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实验性等三项理论主张。广东省在开放公共数据领域的实践经验体现了改变现状权的理论内涵,并有个案展现出赋能普通主体、推进共享式开放的积极效果。理论建构与经验分析表明,借助有效的创新性举措设计,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巨型平台垄断数据市场的现状:通过公共数据牵引实现数据要素共享式开放,为不同主体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权益提供动态保护,培育可以深度嵌入数据共享式开放中的新兴市场主体,实验性扩展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便提升市场行为的丰富度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9.
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造社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国际文化博弈的加强,我国文化安全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60.
人类正进入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用户每年以50%的速度疯狂地增长着,到1998年底,估计全球上网网民已1亿至1.2亿人。在我国,截至1999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40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146万台。发展之快,令世人惊叹,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研究网络社会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财富,闪耀着中国先哲们的睿智之光,蕴藏了宝贵的价值理念,对今天的网络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