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08年春天的中国见证了一场“全民皆诗”的真情运动。 这场运动是由一场大灾难引起的。 汶川大地震之后.“不管是网络、媒体,还是报纸杂志,关于地震的诗歌几乎随处可见。数量之巨、参与人数之众、质量之高,均为历史新高。如此壮观的‘抒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故乡为四川绵竹的诗人羌人六在《“地震诗歌”的史诗意味》中写道;  相似文献   
102.
朱迪光 《求索》2008,(2):183-185
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否存在用不同的人称进行抒情的问题,在学界有不同的意见。有人主张中国古典诗歌中不用人称代词,也不存在人称问题。有人提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抒情者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经考察,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抒情者没有使用不同的人称进行抒情,但存在着三种抒情方式以及相应的表达方式:第一种抒情方式是抒情者以自身境遇作为情感抒发中心的一种方式;第二种表现为对第三者亦即他或他们的遭际、命运的感受或体验;第三种抒情方式是对抒情对象亦即你或你们的感受或由抒情对象亦即你或你们的遭际、命运所引起的感受或体验。这三种抒情方式在话语表达方面可以简化为“我对你说我”、“我对你说他”、“我对你说你”;抒情方式不同,显现出来的抒情效果亦有所不同,第一种抒情方式,情感抒发强烈,第二、三种抒情较委婉。  相似文献   
103.
李明军 《求索》2007,(3):165-168
清代中叶,大批文人以前所未有的严肃和热情参与通俗小说创作,将通俗小说的创作视为传世不朽的事业。将通俗小说当作可以藏之名山的著述。他们将传统诗文的抒情言志因素引入通俗小说,通过小说世界的虚拟来抒写自己的抱负、感慨,使得通俗小说具有了独特的品格,从而与传统诗文取得了精神上的一致,使通俗小说走向独立、走向成熟,更使得通俗小说达到了古典文学的巅峰。  相似文献   
104.
龚玉兰 《求索》2007,(11):186-188
中国古典诗歌强调言志抒情,阮籍的《咏怀诗》关注人生,郭璞的《游仙诗》高蹈世外,其实咏怀和游仙只是题材有别,他们都是把游仙当作排遣人生苦闷、实现理想的一种外在的手段,咏怀才是诗歌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5.
鲁迅弃医从文与周作人联袂投身于改造精神的文化事业,正是看中了文艺作品感染人心的情感力量,可谓一种“以情觉世”的文学观。从呼唤“摩罗诗人”到关注生命存在、求取个体意志,再到自身韧性的“绝望抗战”,鲁迅的“情”与“抒情”关联着他对艺术客观性的追求,显现在作品中即是一种超越主观经验的有效性,是现代抒情的伦理承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鲁迅,他的抒情不仅内含细微精致的文艺审美运思,也与抒情传统的现代形态论题深切关联,是现代抒情传统寻根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