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随笔有别于杂文,但鲁迅随笔长期被视为杂文之附庸.鲁迅随笔追求议论说理的趣味化、抒情化和形象化,呈现出思想之美、趣味之美和情感之美,和杂文交相辉映,在中国现代随笔史上别具风范,其价值和地位不该被轻忽.  相似文献   
72.
论散文     
散文主要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两种。抒情散文是通过抒情方法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中既有托物言志的,也有以景抒情的,一般都应细腻、清新、真切,甚至要追求诗意。叙事散文有记人、叙事、状物三种情况,要求人们汰除繁枝密蔓,抓住重点细节,还要求人们以抒情的方式叙事,要有感慨与含蓄  相似文献   
73.
诗言志在先秦两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朔 《求索》2008,(1):178-181
“诗言志”观念在先秦两汉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嬗变进程。《尚书·尧典》“诗言志”,其内容始初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左传》“诗以言志”,就是指春秋时期所盛行的“赋诗言志”或“称诗言志”。荀子提出的“诗言是,其志也”,不仅规范了诗“言志”的内容,而且确认了诗是“言志”的文体。《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进一步阐明了诗歌言志抒情的本质特征,完成了“诗言志”命题的最后定型。从此“诗言志”说便成了中国古代诗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74.
《茶花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文章借咏叹春日茶花之美和用汗水栽培出绝色好花的能工巧匠,热烈地赞颂了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和整月整年劳心劳力建设祖国美化生活的人民。全文虽只有1400多字,却叫人分明地感觉到作者爱国赤心的搏动,强烈地感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满足。它是一曲热爱、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颂歌,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  相似文献   
75.
《党课》2013,(5):73-73
中国古代廉吏,无不注重诫妻教子,共守清白。其中,以诗为体以言志的,不在少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职任左拾遗。诗人新婚不久,即写下《赠内》一诗与妻共勉:“蔬菜足充饥,何必膏梁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元代进士吕思诚,官至中书左丞,家中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76.
刘莹 《学理论》2012,(35):200-201
在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喜爱诗词歌赋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含蓄内敛的中国古代文人,也喜欢借各类植物和花草来寄托个人忧思,传达个人感情。桃花因此也成了文人志士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事物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以桃花这意象作为情感寄托,寓情于景的作品不在少数。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本研究的分析办法,对桃花题材的意象进行分类和探析,旨在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类意象研究的建设性发展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7.
萧统《文选》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一定特色,本文结合《文选》中的一些诗歌作品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孙书平 《青年论坛》2008,(6):125-129
徐志摩的诗歌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将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纳入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之中,实现了“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统一。本文从意象与意境的生成,音韵、节奏与复沓手法所造成的音乐美以及诗歌体式的创新上阐述徐志摩诗歌对于古典浪漫主义的传承,探讨其诗作获得永恒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诗画相通论既赋予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魅力,但也给艺坛带来了日久之弊病,即诗画之“拉郎配”现象,既污染了“诗画之道”,也影响了艺术之发展。诗画相通而异质,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0.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另一朵奇葩。从其生成之始,似乎与诗就有着明确的分工,"诗言志、词缘情"。词是"小歌词","别是一家"等词论接踵而至。然,随着其发生发展,片面地强调并身体力行地去实施这些词论,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看,显然是不着调的。本文试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等四个角度来探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