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3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养生动兼静     
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长达半个多世纪竟能获得长寿,其养生秘诀何在呢?张学良从"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拘禁之日起,就抱着坚定的信念,深信自己所为光明磊落,为抗日救国付出代价是值得的,从而,善于制怒除忧,笑对未来。他晚年恢复自由后,虽定居海外,仍一直呼吁和平,期盼祖国统  相似文献   
92.
正1933年4月的一天,岫岩县城南门前围了上百号人,大家举头观望不时议论纷纷。只见城头上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一块白布上写着"匪首铁桢"。大家都不知道此人是谁,他的身世和真名更是无人知晓。这天下午,来了一个中年人,望着这颗人头许久,流下了眼泪。带着悲愤的心情,他匆匆赶往辽阳县隆昌镇一个小山村。来人是辽南义勇军联络员,他找到这支义勇军余部,告诉大家,他在岫岩城门上看见马司令的人头挂在上边。一时间,义勇军战士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愤怒中。这位"马司令",就是辽南义勇军领导  相似文献   
93.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的侵略铁蹄踏进了我国东北的黑土地,不甘遭受异族凌辱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在辽北开原一带的山林里,一支由当地各阶层民众组成的抗日义勇军树起了抗日大旗,他们在家乡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救国保家乡的传奇史诗.  相似文献   
94.
正毛泽东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在我军历史上,先后有过3次大规模接收知识青年入伍的高潮,随之带来了军队质量建设的突飞猛进和革命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青年学生走进"圣城"延安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知识青年从军高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部队的战略展开与数量扩大,干部严重缺乏。有的部队甚至把抗战前的老战士全都提拔为干部,但仍难满足需要。与此同时,日寇铁蹄深入,神州陆沉,大批学生走出校园寻找救亡  相似文献   
95.
张玉强 《春秋》2014,(4):54-54
正文登历史悠久,设县较早,系胶东半岛设县较早且从未撤销的少数县市之一。相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召文人登城东山,为其歌功颂德,从此山名"文登"。北齐天保七年(556年),于文登山下置县,遂称"文登"。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设州,名"登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地人文登县。1941年12月,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析为  相似文献   
96.
《福建党史月刊》2014,(17):32-32
正五台山是晋察冀根据地最早的立足点。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后,部队没地方住,只好住在五台山的寺庙里。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寺庙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抗日救国纲领,加上八路军进驻寺庙后,非常爱护文物古迹,对僧侣们态度十分友好,众僧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僧侣们也是中国人,也痛恨日本鬼子,大法师然秀代表五台山僧众表示:"出家人慈悲为怀。吾等出家不出国,保不住国家,佛教、寺庙何存!抗日救亡,僧众  相似文献   
97.
马彦超 《世纪桥》2012,(4):22-25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斗争,大批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R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其英勇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98.
组建先遣支队 1938年初,刚从各个山头来到皖南集结整编的新四军面临新的作战对象、新的作战地形和新的作战环境。对敌后地区的敌情、社情、地形以及如何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进入敌后地区,均不摸底。为慎重起见,在主力开赴泾县、南陵一带以前,新四军军部决定派先遣队去苏南进行战略侦察。并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宣传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99.
颜萍 《世纪桥》2003,(5):63-63
我从小学到高中,就爱读为中华民族献身的英雄史诗.尤其对描写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的书籍,爱得入迷,爱不释手。有关这方面的电影、戏剧,也看过不少,自恃对于彪炳青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认知的差不多,其中杨靖宇将军的英名,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是,在最近有幸拜读了解放军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作家卓昕的新著长篇传记文学《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传奇》一书后,对比以前自己读过、视听过的杨靖宇英雄业绩,不由得使自己大吃一惊,以前的认知程度,只是些皮毛、片段,距离英雄顶天立地的伟绩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00.
杨烨 《党史博采》2007,(1):52-53
<正>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太行山区的曲阳县北宋家庄教会卫生所,有一位传教士、医务工作者,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胸怀正义,为当地人民的健康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晋察冀边区领导人的称赞。她就是国际友人凯瑟琳·霍尔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