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7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35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山东平阴居民刘强(化名)专门向别人卡里大金额地存取款来“刷星”,在提高别人银行卡的星级的同时获得相应报酬。2013年4月。通过“刷星”的QQ群,刘强认识了网友冯昆(化名)。冯昆希望刘强能够为他的银行卡刷星,并承诺给其报酬。刘强答应了,并很快收到重庆发来的一张银行卡、开户人的身份证和U盾。刘强第一次打进去了300元,很快就转了回来。  相似文献   
462.
《民主与法制》2014,(36):69-69
李某2013年9月5日与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期限为1年。李某在公司担任业务员,公司每月20日支付李某上月劳务报酬,标准为1000元、自10月开始,公司将按业务提成给李某发放工资。由于李某9月、10月、11月没有工作业绩,公司未给李某发放工资。随后,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将李某辞退。李某遂提起仲裁,要求确认双方为劳动关系,支付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公司则认为,双方为劳务关系,按业绩支付报酬,没有业绩无需支付工资,解除也无需支付补偿金。请问:李某的主张能够得到支持吗?  相似文献   
463.
遗失物拾得制度起始于遗失人所有权的保护,落脚于拾得人对拾得物所有权的获得.但我国无论立法或者司法都将遗失物所生法律关系纳入无因管理之债,缺乏对拾得人权利的维护,不利于法律公平价值的实现.本文将从遗失物所生法律关系出发,讨论并建议建立相关制度以完善遗失物拾得制度.  相似文献   
464.
周俊生 《法制与社会》2011,(22):249-252,258
我国现行的遗失物拾得制度承载了过多的道德因素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存在两大缺陷:否定了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规定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未建立拾得人有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拾金不昧传统美德进行重新解读,提出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批判无人认领遗失物归国家所有的现行立法思路,提出应允许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为完善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5.
王艳玲 《河北法学》2004,22(4):130-132
我国关于遗失物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导致司法实务中有关遗失物纠纷的处理无法可依。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物权立法,对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遗失物的悬赏广告,以及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属等问题应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466.
后现代管理思潮的路径依赖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倡导的路径依赖理论 ,主要研究系统演化历史对系统当前状态的作用与影响 ,后现代管理思潮则是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对现代管理学的重大反思。二者虽然一个处于经济学领域 ,一个处于管理学领域 ,但却有着共同的后牛顿体系范式背景 ,都强调有限理性和未来状态的不可预测及历史的不可复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后现代管理思潮 ,可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67.
“在乡政村治”的乡镇治理格局下,杆干部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当下乡村治理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村干部的积极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村干部行为的合法化问题。但是,从制度安排来看,既有村干部报酬补偿机制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都不能有效地解决。而“村财(帐)乡管”与“村用省管”的办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建立村干部报酬的合理分担与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对当前村干部报酬补偿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提出采取“国家财政拿一点,集体经济出一点,农民群众负担一点”的办法来解决村干部报酬补偿问题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468.
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根基,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脊梁"。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核心是要坚持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进步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坚持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基础前提是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增强制造业持续创新的人力资本,进而就必须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向生产性活动配置的即以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报酬结构,让做制造业的人有钱赚、有前途,提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及人力资本吸引力。  相似文献   
469.
何建雄 《湖湘论坛》2007,20(3):72-7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人力资本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这不仅关系到企业业绩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视线,而且是企业管理决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从人力资本的涵义入手,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并比较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几种形式,能够对实践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70.
迄今为止,中外合作社“资本报酬有限原则”立法的通行模式,是给资本报酬设置一个“数值”上限,但该模式的突出弊端是不利于合作社融资。从应然角度看,由于合作社资本的基本角色是充当合作社生产要素,合作社资本报酬在性质上属于合作社使用这种“生产要素”需要付出的“市场对价”,因此,合作社资本报酬的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突破“生产要素使用对价”。这就为立法按“生产要素使用对价”设置资本报酬上限提供了内在根据。进一步看,立法按“生产要素使用对价”设置上限同样可以贯彻“资本报酬有限原则”,方便合作社支付市场化报酬以吸引投资,且一个合作社支付的资本报酬是否高于“生产要素使用对价”也存在有评判的客观标准。基于此,我国合作社“资本报酬有限”原则立法应当以“生产要素使用对价”上限模式取代“数值”上限模式,即限制合作社资本报酬的数额超出合作社使用资本这种“生产要素”需要付出的“市场对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