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代贵州》2013,(9):53-53
刘知白(19i5—2003),生于凤阳,后定居贵阳,是中国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泼墨大家之一”。此画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尽显大气磅礴之势,作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2.
妙笔生花送祥瑞,翰墨留香迎新春。2月7日,辛丑新春前夕,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组织部分在京的书法家来到人民公安报社,走访慰问一线编辑记者,为报社干部职工送上新春的祝福。同时,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专门送来春联表示慰问和祝福。活动当日,书法家们先后送出300余副春联和福字。新冠疫情发生后,人民公安报社组织精干力量第一时间赶赴武汉,与抗疫一线战友共同奋战,及时发出公安战"疫"声音,讲述警察故事,同时报社干部职工积极应对疫情,确保了零感染。此次由人民公安报社工会和全国公安书协联合组织开展的为一线战友送春联送祝福活动,慰问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连续奋战的公安新闻工作者,营造了祥和、快乐的节日气氛,活跃了报社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公安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报社干部职工送上寓意美好的春联和福字。  相似文献   
23.
“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静下来,静思、书画……享受内心的淡定,崇尚大气谦和,勇于担当的人生境界。”这是李凭甲的内心独白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4.
禅,与佛学有关,很普通的一个字却蕴含着巨大的玄机。其实,禅就是一种智慧与生活,一份淡泊与宁静。禅在何处?各人自品,心中有禅:诵经读书,参禅悟道;茗香飘逸,茶禅一味;泼墨挥毫,养身修禅……这是有点雅兴的人的"禅",而我等在城市、乡村忙忙碌碌地奔走讨生活的人,有没有点禅韵可以品味呢?有,那就是口头语,口头有"禅"——口头禅。  相似文献   
25.
北京初冬,乍暧还寒。太阳灿烂地笑着,弥散给大地金子般的底色,使无垠的背景充溢着热烈且温馨。我走进北京亦庄,走近国画家孙沅润。我经意他的画,却不经意间走进了画的作者——他无声地润进了我。从一本2006年挂历开始。  相似文献   
26.
黄山游记     
仲夏的天空瓦蓝瓦蓝,鲜有一丝云彩,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气息。我们乘坐缆车上了黄山的后山,在车上欣赏黄山后山风貌,感觉真是"在雄伟中寓秀丽,于豪迈处寄温柔"。黄山对我们今天来讲并不是十分陌生:在电视里看过无数次黄山的风光,云雾缭绕,山峦秀丽,但是人工选取的角度,多了几许匠气;在山水泼墨画中,欣赏了无数次的黄山独特的山貌,亲眼见了之后,觉得跟画别无二致,仿佛先有画而后有山;在文学作品中细细咀嚼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憧憬着"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景,而今真是体会到此言不虚,由衷地感受到不枉此行。  相似文献   
27.
何政波 《党建》2014,(8):52-52
正我的爷爷是个农民,还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如今,在河南省永城市茴村镇,爷爷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农民书法家朋友。每次回乡,爷爷总要带我到茴村镇走一趟。茴村镇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茴村人爱好书法、传习书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村民一手拿锄,一手执笔,业余书法爱好者有  相似文献   
28.
李寿清 《工友》2010,(6):60-60
侯庆华的父亲自小读私塾出身,对于孩子的教育以读古诗词、写毛笔字为主要手段,因此侯庆华自小就临习颜真卿多宝塔碑。1985年中国函授大学湖北分校招生,侯庆华就读于书法系。在学习期间,大量地临习了各家书体,读了大量的书法理论,对于书法始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9.
墨韵中原     
《人大建设》2010,(11):54-55
沧海桑田,岁月峥嵘,悠悠华夏孕育了璀璨夺目的中原文明,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不断进发出新的活力。中原大地的书画艺术爱好者挥毫泼墨,艺术精品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30.
《千古大变局》是一部厚重的文化历史散文集,引人入胜,让人无法释卷。在晚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作者选取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等枢轴式的人物,分11个篇章对他们的生命与精神历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兼及林则徐、魏源、郭嵩焘等众说纷纭的人物,在人物写意、文化泼墨与历史钩沉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展开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