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07篇
中国共产党   304篇
中国政治   9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菅人 《检察风云》2013,(7):19-21
这是一桩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法官枉法裁判犯罪大案: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庭长王静、审判员刘彦礼等人收受140多万元"好处费"后,与律师相互勾结,利用假原告、假被告、假事实、假证据,演出一系列假审判闹剧,制造18个"中国驰名商标"。在此期间,他们还将140多万元"好处费"的90多万元坐支,23万元挪用于个人营利,13万元私分。就是这样一桩影响恶劣、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大案,  相似文献   
832.
最后一次见到李东,是为了对一笔挪用公款的事实固定证据而到看守所提审他。讯问快结束时,我们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他说请我们转告他妻子,他借给张某、牛某的钱如果能继续放在他们那里运作就继续运作,如果不能运作,就让他妻子把钱拿  相似文献   
833.
一、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实施:关键是利用谁的职务之便 《刑法》第272条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应该依照刑法第284条之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实施的《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犯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  相似文献   
834.
挪用公款与借用公款的区分,可以从主体性质、行为目的、形式是否合法三方面着手.认定单位负责人的公款私借行为,应考察其有无个人谋利的目的,规章制度是否允许,手续是否齐全.  相似文献   
835.
2000年8月上旬的一天,储户王某来到中国银行三亚分行河东分理处办理3年定期存款37万元及利息3414.18元的取款手续。大约半个小时过后,还不见办好手续,王某有点着急。孰不知,王等得急,营业员找得也急,只几尢营业员反复从电脑显示屏上查找这笔存款,显示屏上不止一次地从王账户上跳出,所存37万元及利息已取得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836.
挪用公款犯罪因其本身罪名的特殊性和实践中形式的多样性,加之当前立法、司法解释的不统一,因此在具体案件查处中会因认识不同而产生分歧和争议。本文笔者从实际案例出发,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理,谈点粗浅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837.
2001年5月18日,由陕西省和宝鸡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查处的胥宝生、夏嘉陵特大受贿、挪用公款案在山城宝鸡市公开审理。该案涉及金融证券单位、党政司法机关近20余人。被检察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涉案人员就达15人之多。案件涉及金额上亿元,被指控犯罪金额854万元,创宝鸡对外开放历史上犯罪金额之最。请看──  相似文献   
8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已对非身份犯使用人能够构成挪用公款共犯进行了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如何理解司法解释这一规定,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非身份犯使用人构成挪用公款共犯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39.
2008年12月24日,安徽省巢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安徽省商务厅原副厅长(正厅级)蔡文龙因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840.
“升不了官就捞钱。”这是时下一些仕途升迁无望的公职人员的灰色理想。于厚伟曾是广西政坛的“少壮派”,不到30岁就成了处级干部,然而他的仕途长时间停滞于处级,在此情况下,他受命经商,担任国资控股的公司老总。其间,他大肆侵吞、挪用国有资产。2009年5月底,广西防城港市中级法院认定于厚伟贪污公款233万余元,挪用公款10万元,判处其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