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07篇
中国共产党   304篇
中国政治   9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计算追诉期限问题的批复》指出:“根据刑法第89条、第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从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计算;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从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计算。挪用公款行为有连续状态的,犯罪的追诉期限应当从最后一次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或者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这个司法解释的出台与实施,使刑法的相关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得到更加准确、有力的贯彻执行。下面,笔者以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和…  相似文献   
862.
广东省云浮市“亿万富翁”梁广镇因涉嫌挪用公款犯罪被立案侦查,鉴于其云浮市人大代表身份,经云浮市检察院申请,该市人大常委会许可检察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并移送法院进行刑事审判。然而,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原因是梁广镇也是百色市人大代表。未经其许可,云浮市检察院不能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并移送法院进行刑事审判。一人可否兼任两地人大代表?两地人大常委会机关意见相左,检察机关无所适从,案件被迫搁置……(《检察日报》6月2日)  相似文献   
863.
贪污贿赂犯罪免、缓刑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适用免、缓刑案件的特点 据笔者调查,适用免、缓刑的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有以下特点: (一)罪名集中,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为主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基层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罪名单一,集中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三种罪名上,约占全部案件的95%-98%,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私分国有资产案件等较少.而且在三类案件中,贪污犯罪较贿赂犯罪多.贿赂犯罪比挪用公款犯罪多.  相似文献   
864.
刘杰 《人大建设》2004,(4):30-31
2003年6月18日,一辆豪华别克轿车在成都市太升路一家足球彩票投注站前停下。一个留着短发、容貌娇好的女子下车后旁若无人地将手中的大塑料袋拨开口子,对打票员说:“这是10万元,全打成彩票,你打好后我来拿!”  相似文献   
865.
2007年6月19日,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周某挪用公款案。担任北京某有限公司会计的周某2001年在跳舞时认识了一个比她小9岁的男人李某。之后两人同居。李某以炒股为名多次向周某索要巨款,周某先是把家中所有存款交给李某,之后又陆续挪用单位公款70余万元供李某炒股。没想到李某炒股失利。得知此消息的周某担心李某继续逼迫自己。  相似文献   
866.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在"归个人使用"的含义上将"个人"与"单位"作为同位概念提出来,是对挪用公款罪传统认识的突破。同时,对该解释的"个人决定"、"以个人名义"、"以单位名义"和"取谋个人利益"要加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67.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构成贪污犯罪时,并不要求挪用公款行为必须构成犯罪,但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同时,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也应当按照贪污罪论处。  相似文献   
868.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市巫山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人年均GDP仅2000余元人民币,占80%的农村人口,除一部分人生产烤烟、水果、蚕桑、药材、油料、生猪等换取菲薄的收入外,几乎全外出打工经商.那些外出"淘金者",通过邮局将自己的血汗钱源源不断地给家乡寄来,同时寄来的,还有对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和对邮政企业的无限信任.然而,一个"五毒"俱全的乡镇邮政员,却肆无忌惮地挥霍着他们的血汗钱,在一年二个月的时间内,40余次采取私取、截留储户存款、冒领汇款、虚填汇款凭证、多列、重列兑付款或直接私取自己保管的公款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22万余元,全部用于伙同他人赌博、吸毒和吃喝玩乐……巫山县人民检察院于2002年12月12日对被告人张江贪污、挪用公款一案向巫山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3年2月20日,巫山县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判处张江有期徒刑10年.近日,记者专程到巫山看守所对张江进行了采访,记录了他的自述.  相似文献   
869.
本文从区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入手,结合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对"挪用转化为贪污"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些法理分析研究与界定.  相似文献   
870.
亦强 《党风与廉政》2002,(7):22-23,21
1998年2月19日,春寒料峭,冷风刺骨。15时许,几名行色匆匆的人走进了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他们是来自天津市粮食高产示范场的干部和职工,来举报该场场长董会祥。来人向接待人员反映:1997年9月14日,董会祥携带场里的财务专用章、单位公章、企业证照和数万元销售款,以催款的名义外出4个月,至今下落不明。他们还谈到一个情况,董会祥曾向银行贷款2700万元。这一举报线索立即引起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吕汉滕立即指派反贪局一科赵振坡办案组进行调查取证。会情妇露“馅儿”经查账与走访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