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撤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2.
《党的建设》2007,(7):36-37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顺利实施,确实要首先归功于邓小平的领导。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在北京会见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根据撒  相似文献   
63.
克林顿当政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变化方中霞GreatBritain:theChangeofItsSpecialRelationswiththeUSsincePresidentClintonCametoPower¥Theclose"specialrela...  相似文献   
64.
杨飞 《党课》2013,(4):69-71
撒切尔夫人全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她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曾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纪录。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她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的精心教育.  相似文献   
65.
1986年6月,我跟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英国。中国驻英使馆参赞向胡耀邦总书记汇报,撒切尔夫人将会在欢迎晚宴的致辞稿中借推崇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而贬低马克思。撒切尔夫人的讲话稿大意是说,中国领导人访问英国的时间太短了,应该到亚当·斯密的  相似文献   
66.
李静涛 《学习导报》2013,(20):52-54
英国前首相撤切尔夫人挥别人间,4月17日,她的葬礼在伦敦举行。与她同时代的政坛“老熟人”纷纷前来送别,其中有87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女王丈夫、92岁的菲利普亲王,90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77岁的南非前总统德克勒克,71岁的美国前副总统切尼,70岁的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伦敦主教查特斯回顾了撒切尔夫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67.
王帅  张迅实 《德国研究》2014,(2):102-112
1989—1990年的德国统一是20世纪国际史上的重大事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统一中先是高举反对的大旗,后由于民主德国形势的逼迫、失去法美两大盟国的支持、自身身份定位的困顿以及英国国内的反对不得不转而承认统一将不可避免。她在勉强接受“2+4”谈判框架之后又进一步谋求遏制统一后的德国。撒切尔的这些言行举止不但使这一时期的英国对德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泥潭,而且也遮掩了英国政府在统一谈判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8.
佚明 《党建文汇》2014,(1):45-45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并收到撒切尔夫人精心挑选的一个银质烟盒.  相似文献   
69.
黄鹤 《政府法制》2012,(14):18-18
1942年,正值二战中期,英国高校弥漫着浓重的战争气息。偏偏那年,刚满17岁的玛格丽特决心要报考牛津大学化学系。父亲疑惑地问:“眼下战事正酣,你不觉得此时报考不合时宜吗?”玛格丽特毫不犹豫地说:“报考牛津是我的志向,每次机会都不能错过。”  相似文献   
70.
《法律与生活》2012,(8):44-45
里根与撒切尔夫人的友情只是美英特殊关系中的一个章节,只有美英特殊关系才能真正造就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这种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