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11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2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7篇
法律   689篇
中国共产党   5360篇
中国政治   3203篇
政治理论   774篇
综合类   9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1094篇
  2013年   842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1153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850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但是美国对此避而不谈,还有意冷落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企图寻求新的盟友,苏联也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与苏联开始了秘密接触。投石问路1968年10月11日,在东京的一个俱乐部里,名叫维克托·路易斯的英国《伦敦晚报》记者,见到了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卢为,要求访问台湾。但是路易斯持的是苏联护照,卢为鉴于其身份敏感,不敢做主,报告了台湾“驻日大使”陈之迈。陈之迈指示卢…  相似文献   
62.
《法人》2007,(2):37-37
一本以面向工商企业界高层人士为主要目标读者群的经济法律类高端杂志。核心内容是用以法律的角度审视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宏观以及微观上的现象、个案和问题:注重运用合适的新闻叙述方式加以体现。同时,全方位关注目标读者群的职业领域以及精神层面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63.
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其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如何推进改革创新?如何保障改革创新?如何规范改革创新?这是加快改革创新进程不容回避的问题。不久前,中国首部改革创新法律《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在深圳颁布。这部通过立法建立改革创新的动力、责任、激励机制的法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改革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64.
特园,抗日战争时期声名远扬的“民主之家”。在近乎被人们忘却的时候,从重庆市委统战部传出了好消息——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后,特园“民主之家”将展示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65.
《湘潮》2007,(4)
马尔萨斯人口论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后即在中国社会激起阵阵涟漪。五四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改造的征途中,围绕马尔萨斯人口论及如何看待中国人口问题,人们展开了一场讨论。马尔萨斯人口论批判者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前提、解决人口问题的路径等进行了批判分析,廓清了人们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及人口问题的错误认识,揭示了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源不在人满为患,而在于剥削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构成了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社会改造、国家富强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资源对后来的中国人口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历史证明,27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就,都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密不可分。改革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67.
《中国工运》2007,(9):53-53
李炳安、向淑青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应扮演如下九种角色。一是劳工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劳动行政法规及规章以规范劳资关系,使劳资双方和各项劳动事务都有法可依,具体表现在对工资、工时、职业培训、保险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劳动者安全卫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68.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是面临着新格局中的全面改革,本文立足于这一视角,探讨了这一改革的过程及其应有的法律化取向。  相似文献   
69.
1975年1月4日,我和夫人雪白离开我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乘火车直接赴我驻苏联大使馆工作。两天两夜后到达莫斯科,使馆政务参赞马列和领事郭育山到车站迎接我们。进到使馆,刘新权大使和夫人黄友辛以及其他熟悉的同志都来看望我们。大家热情漾溢,像—股热流温暖了我的全身,我深信  相似文献   
70.
11月2日,对于重庆市巫溪县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该县经过三年攻坚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终于通过了重庆市的评估验收。这一天,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辛劳和汗水的“两基”工作,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